[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双阀芯逆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5587.4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8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市三力工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2 | 分类号: | F16K15/02;F16K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万***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双阀芯逆止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双阀芯逆止阀,包括阀体、第一阀芯件、第二阀芯件;阀体为阶梯圆管状,第一阀芯件、第二阀芯件分别安装在阀体两端口内;第一阀芯件包括外筒、内筒,外筒内端上分布有通水孔;所述第二阀芯件包括阀芯、压缩弹簧、压板,所述阀芯阶梯柱状,阀芯5的大直径端与阀体的的小直径端内壁贴合滑动设置,阀芯的中部轴向开设有通孔,阀芯的内端部上环形分布有第二通孔,所述阀芯的内端固接有密封板,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的密封板固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压板7固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阀芯件设计了内筒,外筒,并通过压缩弹簧与第二阀芯件实现作用连接,能根据液体流向自动调节阀体的开启关闭,结构简单,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用水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双阀芯逆止阀。
背景技术
逆止阀,又名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止回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止回阀还可用于给其中的压力可能升至超过系统压的辅助系统提供补给的管路上。现有逆止阀的构造复杂,阀芯的结构较多一体化,且拆卸安装不便,不利于损坏部件的维修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双阀芯逆止阀,包括阀体1、第一阀芯件、第二阀芯件;所述阀体1为一端大直径端另一端为小直径端的阶梯圆管状,所述第一阀芯件安装在大直径端口内,所述第二阀芯件安装在小直径端口内;所述第一阀芯件包括外筒4、内筒41,其中,外筒4与阀体1大直径端内壁贴合设置,外筒4的内端一侧设有环形的连接环体,连接环体上分布有若干通水孔42;所述内筒41同轴设在外筒4内,内筒41的内端与所述的连接环体中部的圆孔固接;所述第二阀芯件包括阀芯5、压缩弹簧6、压板7,所述阀芯5阶梯柱状,阀芯5的大直径端与阀体的的小直径端内壁贴合滑动设置,阀芯5的中部轴向开设有通孔,阀芯5的内端部上环形分布有第二通孔51,所述阀芯5的内端固接有密封板52,所述压缩弹簧6的一端与所述的密封板52固接,压缩弹簧6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压板7固接,在阀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的内端与所述的外筒4外端面接触,第二限位件的内端与所述的阀芯5外端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阀体1的大直径端端口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法兰11,阀体1的小直径端口外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12;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环体2,第一环体2上分布有与第一连接法兰11对应的第一连接孔,第一环体2的后端面上环体凸起有第一限位环21;所述第一环体2通过第一连接孔上的螺栓与第一连接法兰11连接,第一环体2的内端面与所述的外筒4外端面接触压紧接触;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环体3,第二环体3上分布有与第二连接法兰12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第二环体3的后端面上环体凸起有第二限位环31;所述第二环体3通过第二连接孔上的螺栓与第二连接法兰12连接,第二环体3沿阀体1内壁伸进端口内。
优选地,所述外筒4的内端与阀体1阶梯处的内壁压紧接触。
优选地,所述内筒41的外端部上同轴连接有限位管8,在限位管8的两侧端口内壁处均内凸头一圈限位环体,所述压缩弹簧6一端连接的压板7滑动位于限位管8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环21、第二限位环31与阀体1内壁之间均套设有环形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阀芯件、第二阀芯件的组合式设计,实现了放置液体逆流的效果,使用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阀芯件设计了内筒,外筒,并通过压缩弹簧与第二阀芯件实现作用连接,当反向输液时,第二阀芯件的阀芯上的第二通孔位于内筒内,此时切断通道;通过自身输液压力即可实现防止逆流,结构简单,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市三力工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太原市三力工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5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光型平行光源
- 下一篇:基于PVT组件的双源复合式热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