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8532.9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2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潘道定;张君;王超;杭惠峰;潘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雷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9/00;F24H7/02;F24H9/02;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张燕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高效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包括外腔体和内腔体,所述外腔体的内部安置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外壁环绕有换热管,所述外腔体与内腔体之间的间隙中充填有导热油,所述外腔体的一头穿出有进油嘴,所述外腔体的另一头安装有温度探头。该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可大幅增加设备的换热面积,降低设备加热时间,能够一次性增大设备可注入溶液的容量,使在相同容积下设备能处理更大的水量,能够实时控制热油温度,实现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溶液对外界温度的不同需求,可选择程度更大,该加热装置外部完全使用保温密封结构,最大程度降低设备对外散热,该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增大槽内换热面积,改良设备热交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能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换能是一种非常环保的生产方式,该手段多运用于热量的再利用方面,为了能够对热量进行二次利用,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现代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配备有换能系统,这些系统多以热量转换为理论基础,以气-气、气-液、液-液为传热路径,将热能在两个物体之间进行转换。
原有部分设备加热接触面积小,只能加热设备下方部分溶液,加热全部溶液则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持续不断的加热,加热效率较低,加热面积小,设备中只有下部六分之一面积接触设备内部溶液,加热效率低,且速度较慢,而且溶液充填容量不能过多,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设备中只有下部六分之一面积接触设备内部溶液,加热效率低,且速度较慢,而且溶液充填容量不能过多,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包括外腔体和内腔体,所述外腔体的内部安置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外壁环绕有换热管,所述外腔体与内腔体之间的间隙中充填有导热油,所述外腔体的一头穿出有进油嘴,所述外腔体的另一头安装有温度探头。
优选的,所述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中轴线重合,且内腔体与外腔体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沿内腔体的中轴线方向呈螺旋状设置,且内腔体的外壁与换热管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进油嘴与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且温度探头的测温端伸入到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空腔中。
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端部设置有管口,且管口分别从外腔体和内腔体上穿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可大幅增加设备的换热面积,降低设备加热时间,能够一次性增大设备可注入溶液的容量,使在相同容积下设备能处理更大的水量,能够实时控制热油温度,实现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溶液对外界温度的不同需求,可选择程度更大,该加热装置外部完全使用保温密封结构,最大程度降低设备对外散热。
、该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增大槽内换热面积,改良设备热交换性能,增加相同容积下可充入溶液体积,降低溶液在槽内处理时间。
、该加热装置双层腔体密封结构,确保内胆完全被夹层热导热油包裹,极大的增加换热面积,且该加热装置通过控制热油温度确保内胆内溶液受到持续稳定的热量,由于换热面积的稳定,可大大增加腔体内混合溶液的容量,同时该加热装置外部安装测量热油的温度探头,通过温度探头控制热介质的进入量,该加热装置整个反应容器采用卧式圆柱结构,采用保温材料外部全部保温,确保最大程度下利用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剖切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雷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雷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85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车床加工废屑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