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9512.3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葛艳霞;沈琼;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艳霞 |
主分类号: | A61M5/19 | 分类号: | A61M5/19;A61M5/315;A61M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毕节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麻醉科 持续 注射 麻醉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至少包括腔体以及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子腔体,所述腔体内相对所述子腔体的一侧设置有能够绕所述腔体的轴心转动的圆盘,并且所述圆盘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子腔体内的药液离开所述子腔体的注射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通过第一杆体能够分别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之后可以推动或者拉动第一推杆或者第二推杆,从而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一子腔体或者第二子腔体内的液体快速推出,也可以通过第一杆体控制液体注射的速度,能够在麻醉剂的半衰期时间内及时注入有效量剂的麻醉剂,维持病人在术中的麻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手术中,麻醉不仅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够使得手术顺利的进行。目前,临床上通过先注射部分麻醉剂,通过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病人的麻醉情况,在麻醉效果减退时,及时注射新的麻醉剂,保证手术过程中,病人一直处于麻醉状态,但是这种手动补药费时费力,还可能因为补药不及时,造成病人未完成手术的情况下清醒,从而导致手术无法进行。此外,在手术中,经常需要不同种类的麻醉药剂混合使用,例如,氯胺酮和咪唑安定组合、芬太尼和咪唑安定的组合等,因此如果需要注射至少两种不同种类麻醉剂时,还要重新更换注射设备,或者重新使用另一个注射设备进行注射。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125942A)公开了一种自动给药的持续性麻醉剂注射设备,所述储药罐的内腔被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控制盒的内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电路,所述左腔室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细软管与第一针头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右腔室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二细软管与第二针头的底端相连通,该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出的数据,自动控制麻醉剂的补充注射,无需人工监控进行补药。但是,该专利公开的麻醉剂注射设备采用电磁阀来控制麻醉剂给药,并没有考虑到仅凭麻醉剂的自重进行给药只适合静脉麻醉,而静脉麻醉适用于无痛胃镜、无痛人流等大型手术,这类手术主要是在术中,持续以短效的麻醉剂维持,既保证了麻醉时间,停药后又可以快速苏醒,因此不存在及时补药的问题;而将该实用新型提供的麻醉剂注射设备应用在局麻、腰麻或者硬膜外麻醉的情况下,仅凭麻醉剂的自重可能无法将麻醉剂注入患者身体内;而且通过自重给药,导致麻醉剂注入速度慢,可能无法在麻醉剂的半衰期时间内及时注入有效量剂的麻醉剂,即病人可能在术中无法维持麻醉效果,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此外,该实用新型提供的麻醉注射设备使用第一细软管与第一针头连接,第二细软管与第二针头连接,即分别使用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与麻醉病人的留置管连接,但一般来说病人的留置管只有一个接口,因此该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操作更换接头,不仅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在更换的过程中,还会使得留置管的接口、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暴露在有菌环境中,增加患者的病菌感染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在术中不仅能够持续给药且控制给药的速度,还能够避免更换接头,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一方面由于申请人所理解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与审查部门必然有所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依据审查指南相关规定随时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麻醉科用持续注射麻醉针装置,至少包括腔体以及位于所述腔体内的子腔体。所述腔体内相对所述子腔体的一侧设置有能够绕所述腔体的轴心转动的圆盘。所述圆盘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推动所述子腔体内的药液离开所述子腔体的注射机构。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射机构至少包括彼此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按照贯穿所述圆盘的方式与所述圆盘连接。所述第二杆体按照能够沿所述子腔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嵌套于所述子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艳霞,未经葛艳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9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吻合距离限位的包皮环切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双侧防泄漏高分子纸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