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9585.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7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金耀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纽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F25D31/00;F25D17/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衡 循环 恒温 系统 | ||
1.一种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上部的外壳风道区(10),下部的恒温送风区(20)以及置于外壳风道区(10)和恒温送风区(20)之间的分隔板(30);
其中外壳风道区(10)包括上外壳(13),置于上外壳(13)一侧的出风风道(11)以及置于上外壳(13)相对另一侧的进风风道(12),在上外壳(13)内形成一循环风空间;出风风道(11)上均匀设置有出风孔(111),进风风道(12)上形成均匀设置的位于上侧的第一进风孔(121)以及位于下侧的第二进风孔(122),其中第一进风孔(121)的面积大于第二进风孔(122)的面积,其中出风孔(111)、第一进风孔(121)以及第二进风孔(122)朝向循环风空间的方向设置;
其中恒温送风区(20)包括下外壳(25)以及置于下外壳(25)内的离心风机(21),轴流风机(23)以及冷凝蒸发器(24),其中离心风机(21)连接出风风道(11),冷凝蒸发器(24)外接水管,轴流风机(23)连接离心风机(21),进风风道(12)的出风口联通下外壳(25);
其中分隔板(30)盖置在恒温送风区(20)上,分隔板(30)上设置有至少一孔槽以及盖置在孔槽上的盖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恒温送风区(20)包括加热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蒸发器(24)和加热管(22)独立被控制,当检测到内部温度过低时,冷凝蒸发器(24)停止运作,加热管(22)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进风孔(122)的孔径尺寸形状位置同于与其镜像对称的出风孔(111)的孔径尺寸形状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进风孔(121)形成的第一进风区域的边界与第二进风孔(122)形成的第二进风区域的边界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出风孔(111)设计为方形,第一进风孔(121)设计为方形条,第二进风孔(122)设计为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进风风道(12)上的方形孔镜像对称于出风风道(11)对应位置的方形孔,相邻方形条之间的纵向间隔距离同于进风风道(12)上的相邻两方形孔的纵向间隔距离,方形条的纵向宽度同于进风风道(12)上的方形孔的纵向宽度,方形条的横向边界与进风风道(12)上的最边侧的方形孔的横向边界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恒温送风区(20)包括依次设置的两组离心风机(21)、加热管(22)、两组轴流风机(23)和冷凝蒸发器(24)。
9.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盖板(31)的尺寸大于孔槽的尺寸,且盖板(31)可拆卸地设置在分隔板(3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所述的均衡循环风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蒸发器(24)设置在下外壳(25)的边侧,置于进风风道(12)的下方且不阻挡进风风道(12)的出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纽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纽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95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DVCP的整流器
- 下一篇:一种带喇叭状开口的圆形钐钴磁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