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粉碎揉丝密化还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9650.1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0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董瑞;方旭文;张莉;于路路;张劲松;李大伟;隋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9/00 | 分类号: | A01F29/00;A01F29/09;A01D8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粉碎 揉丝密化 还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粉碎揉丝密化还田机,包括:壳体,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多个横梁;捡拾切碎装置,其安装在壳体上;揉丝辊,其两端分别可旋转的支撑在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的凹面侧朝向揉丝辊设置;抛扬风机,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上,抛扬风机外侧设置有风机罩体;多个铧式犁,其通过犁架悬挂在壳体上;多个铧式犁等距排列在抛扬风机的一侧,并且铧式犁与抛扬风机之间的距离沿风机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增大;多个导流管,其与多个铧式犁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秸秆经捡拾切碎装置切碎后,依次经过揉丝间隙、风机罩体及导流管后落入铧式犁耕出的垄沟中,并且被相邻的铧式犁翻覆的土垡覆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秸秆粉碎揉丝密化还田机。
背景技术
秸秆施入土壤能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秸秆还田既是秸秆利用不可替代的主渠道,又是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护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有秸秆还田模式多以秸秆粉碎后直接翻压和秸秆覆盖还田为主,其秸秆还田腐解所需时间较长,特别是高寒地区,已经成为秸秆还田推广区域生产实践的主要障碍。现有秸秆还田机对秸秆还田处理主要是将秸秆粉碎后覆盖于地表,或浅埋于土壤中,覆盖还田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但是秸秆腐解速度较慢,容易诱发病害,还会造成作物的生育期延迟。浅埋还田易造成土壤空隙过大,给后续的播种作业造成通过性差、种子无法与土壤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等问题。而且分布于土壤表面的秸秆腐化后,有机质主要存在于土壤表层,对于整个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作用不明显,特别是不利于消灭病虫草害。因此有必要探索有利于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展开,有利于加快秸秆的腐化速度,并且进一步改善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分布及有利于消灭病虫草害的秸秆还田新模式及其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粉碎揉丝密化还田机,其在捡拾切碎装置后方设置有揉丝细化装置、抛扬输送装置及翻土掩埋密化装置;将捡拾切碎装置切碎的秸秆进行揉丝处理,使其更加揉丝细碎化,并且通过铧式犁翻覆土壤将揉丝细碎化后的秸秆密化集中掩埋于垄间,以促进秸秆的快速腐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秸秆粉碎揉丝密化还田机,包括:
壳体,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多个横梁;
其中,所述两个侧板间隔对称设置,所述多个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固定连接;
捡拾切碎装置,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揉丝辊,其两端分别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两个侧板上;
揉丝凹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揉丝凹板的凹面侧朝向所述揉丝辊设置,并且与所述揉丝辊之间形成揉丝间隙;
其中,所述揉丝辊的外表面与所述揉丝凹板的凹面侧上分别设置有多条凸棱;
抛扬风机,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抛扬风机外侧设置有风机罩体;
多个铧式犁,其通过犁架悬挂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多个铧式犁等距排列在所述抛扬风机的一侧,并且所述铧式犁与所述抛扬风机之间的距离沿所述风机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增大;
多个导流管,其与所述多个铧式犁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导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风机罩体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出料端朝向所述铧式犁的尾部设置;
驱动机构,其同时驱动所述捡拾切碎装置、所述揉丝辊以及所述抛扬风机;
其中,所述秸秆经捡拾切碎装置切碎后,依次经过所述揉丝间隙、所述风机罩体及所述导流管后落入所述铧式犁耕出的垄沟中,并且被相邻的铧式犁翻覆的土垡覆盖。
优选的是,所述捡拾切碎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96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