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持续加药的医用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0024.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4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罗娅瑞;谢义民;刘蔺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强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李金蓉 |
地址: | 404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持续 医用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持续加药的医用敷贴,包括粘贴层和湿敷部;湿敷部包括加药层、锁药部和防药水蒸发层,通过重复打开或封闭防药水蒸发层,从而达到不需要撕开粘贴层即可进行滴药的操作,避免反复撕取伤害到患儿的皮肤,有利于需长时间、持续加药进行敷贴的疾病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可持续加药的医用敷贴。
背景技术
此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有关的背景技术信息,并且这些陈述可能构成也可能现有技术。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一些疾病治疗中,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使用药水对治疗部位进行湿敷,如药水湿敷婴幼儿血管瘤部位,或是湿敷生长因子药水治疗新鲜肉芽创面等。例如婴幼儿血管瘤,由胚胎期间成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目前中国的血管瘤发病率达到了10%,数量庞大。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比较常规的方式之一就是采用药水对血管瘤部位进行湿敷。但由于皮肤光滑,直接沾取药水敷到血管瘤部位,药水很容易就流走了,不能一直作用在患处。
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采用的是将药水滴在海绵上置于患处,再贴上创可贴或者胶布进行固定。由于该药水需要长时间、每天不间断使用,换药时反复撕开固定装置,对婴幼儿的皮肤伤害较大。同时,家长也很难判断是否需要换药,原本1瓶药水能用很长时间,频繁换药导致1天就用完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加剧了对患儿皮肤的伤害。或是没有及时换药,降低了治疗效果。
且瘤体部位不固定,有时位置特殊,不容易固定敷贴。创可贴等在皮肤光滑部位较易粘牢,但粘贴在如四肢关节等部位时,很容易掉落。且创可贴等不能很好将药水锁定在海绵内持续湿敷,药水容易从海绵边缘流出。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部分问题,或至少缓解这些问题。
一种可持续加药的医用敷贴,包括
粘贴层,用于贴合在患者皮肤上;所述粘贴层部分中空;
湿敷部,位于所述粘贴层的中空位置;所述湿敷部包括加药层、锁药部,所述锁药部位于所述加药层的四周,用于锁定药水;所述锁药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加药层上方能重复打开和封闭的防药水蒸发层;
所述锁药部的边缘与所述粘贴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药水蒸发层的边缘连接有第一提耳。
可持续加药的医用敷贴还包括与所述加药层边缘连接的第二提耳。
所述锁药部的上端面与所述粘贴层的贴合面相齐平,所述加药层向内缩进;或,所述加药层与所述粘贴层的贴合面相齐平,所述锁药部的上端面凸出于所述加药层。
所述粘贴层设有易撕取结构,用于方便撕取成需要的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粘贴层设有孔洞和虚线。
所述加药层连接有显色卡。
进一步的,所述显色卡包括无水硫酸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湿敷部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防药水蒸发层来向加药层进行加药,不需要撕开粘贴层伤害患儿皮肤;封闭防药水蒸发层即可密封整个湿敷部,达到防止药水蒸发的作用,同时也可避免患儿不听话致使加药层被污染等情况;
2、第二提耳连接加药层,提起时可将加药层和防药水蒸发层一起打开,方便观察治疗部位的情况;
3、湿敷部向下凸出于粘贴层,使加药层更加紧密的贴合在治疗部位,特别是血管瘤等,能更全面的包裹血管瘤,提高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强,未经陈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0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