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冷管束形变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1746.1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2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超;郑亚刚;张宏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京科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9400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束 形变 监测 系统 | ||
1.空冷管束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
冷却组件(20),所述冷却组件(20)包括空冷蒸汽分配管(21)、空冷散热器管束(22)和空冷风机(23);
检测组件(30),所述检测组件(30)包括拉绳位移传感器(31)、无线模拟量采集控制器(32)、无线模拟量采集接收器(33)和DCS操作员站(34),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31)位于所述空冷散热器管束(22)的上表面一侧,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31)的拉绳位于所述空冷散热器管束(22)的上表面另一侧,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31)和所述无线模拟量采集控制器(32)通过信号电缆信号连接,所述无线模拟量采集控制器(32)和所述无线模拟量采集接收器(33)通过信号电缆信号连接,所述无线模拟量采集接收器(33)和所述DCS操作员站(34)通过信号电缆信号连接;
第一固定组件(40),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3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0)与所述空冷散热器管束(22)固定连接;
第二固定组件(50),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31)的拉绳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组件(50)与所述空冷散热器管束(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管束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均匀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管束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蒸汽分配管(2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上表面,所述空冷蒸汽分配管(21)与所述空冷散热器管束(22)连通,所述空冷蒸汽分配管(21)与所述空冷风机(23)的出风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管束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0)包括第一固定板(41)、通孔(42)、杆体(43)、螺母(44)和限位块(45),所述通孔(42)对称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1)的上表面两侧,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1)的内侧壁,所述杆体(43)位于所述通孔(42)内,所述杆体(43)的外侧壁顶部与所述螺母(44)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所述杆体(43)的外侧壁底部与所述限位块(4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管束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50)包括固定座(51)、螺纹通孔(52)、螺杆(53)、把手(54)、轴承(55)、第二固定板(56)、第一凹槽(561)、第二凹槽(57)、导向杆(58)和导向槽(59),所述螺纹通孔(52)开设于所述固定座(51)的上表面中心处,所述螺杆(53)与所述螺纹通孔(52)螺纹连接,所述螺杆(53)的顶部与所述把手(54)的下表面焊接,所述螺杆(53)的外侧壁底部与所述轴承(55)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55)的外圈与所述第二固定板(5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561)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6)的底部,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31)的拉绳位于所述第一凹槽(561)内,所述第二凹槽(57)开设于所述固定座(51)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56)位于所述第二凹槽(57)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冷管束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58)对称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6)的上表面两侧,所述导向槽(59)对称开设于所述第二凹槽(57)的上侧,所述导向杆(58)插入所述导向槽(59)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京科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京科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17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土保持用挡土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