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泵用泵壳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1852.X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6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郑君 |
主分类号: | F04D1/06 | 分类号: | F04D1/06;F04D29/42;F04D29/02;F04D29/44;F04D29/22;F04D29/24;F04D29/66;F04D29/043;F04D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级 泵用泵壳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级泵用泵壳总成,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多级泵用泵壳噪声大、水头损失大等问题。本多级泵用泵壳总成包括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和泵轴,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内均设有一个叶轮,进水段包括进水板面、进水翻边,中段包括中段板面、中段翻边,各个中段板面的外端面均固连有一个吸液轮,吸液轮包括金属板面和金属导叶,出水段包括出水板面、出水翻边,中段板面和泵轴之间、出水板面和泵轴之间均设有过水孔,进水翻边、中段翻边和出水翻边依次叠加成柱状,叶轮包括金属底板和金属顶板,金属底板和泵轴之间具有吸入口且金属底板和金属顶板之间焊接有金属叶片。本实用新型具有噪声小、水头损失小和扬程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级泵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多级泵用泵壳总成。
背景技术
多级泵是离心泵的一种,其由进水段、出水段、中段、尾盖、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和填料函等部件组成,进水段、出水段和中段也成为泵壳,泵壳是多级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现有多级泵存在吸入性能较差、轴向力大和水头损失大的问题,导致扬程不够理想,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给排水等需要高扬程的用水领域。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多级泵,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设计扬程可变式卧式多级泵[申请号:201610476391.3;申请公布号:CN106122030A],其包括泵体,泵体内安装有泵轴,泵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进水段轴承和出水段轴承上,泵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端安装有联轴器,泵体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段、出水段、设在进水段和出水段之间的多个中段和尾盖组成,泵轴穿设于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和尾盖内,吸入段设有吸入口,出水段设有吐出口,吸入口和吐出口均朝上设置,多段式泵体内腔中的泵轴上安装有多个叶轮,叶轮包括安装在靠近进水段的泵轴上的首级叶轮,和首级叶轮后面的若干次级叶轮,泵体的出水段一侧设置有平衡装置,每个中段内部均设有一个叶轮,泵体中段的段数可变,泵轴上预留多个叶轮安装位置,后一级叶轮的外径大于前一级叶轮的外径,而后一级叶轮的轮毂直径等于前一级叶轮的轮毂直径。
上述的设计扬程可变式卧式多级泵能提高进水效率,提高扬程,但是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同现有的多级泵一样,都是采用铸造成型,叶轮也是铸造成型,这样对环境污染大,而且表面粗糙度高,造成较大的过水噪声,也降低了水流流速,流体存在一定的碰撞阻塞,降低了扬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噪声小、扬程高的多级泵用泵壳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级泵用泵壳总成,包括进水段、出水段和泵轴,所述的进水段和出水段之间设有若干个中段,所述的进水段的外端部还设有托架,所述的泵轴依次穿过托架、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设置,所述的托架和泵轴之间设有承托结构,所述的进水段具有进水孔,所述的出水段具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内均设有一个与泵轴相固连的叶轮,所述的进水段包括由金属板制成的进水板面且进水板面的边缘具有进水翻边,所述的中段包括由金属板制成的中段板面且中段板面的边缘具有中段翻边,各个中段板面的外端面均固连有一个吸液轮,所述的吸液轮包括金属板面和焊接于金属板面和中段板面外端面之间的金属导叶,所述的出水段包括由金属板制成的出水板面且出水板面的边缘具有出水翻边,所述的中段板面和泵轴之间、出水板面和泵轴之间均设有过水孔,所述的进水翻边、中段翻边和出水翻边依次叠加成柱状,所述的叶轮包括金属底板和金属顶板,所述的金属底板和泵轴之间具有吸入口且金属底板和金属顶板之间焊接有金属叶片。
在上述的一种多级泵用泵壳总成中,所述的叶轮具有与金属底板焊接且呈筒状的套筒部,所述的进水段中叶轮的套筒部的外缘抵触于过水孔的内壁,所述的中段和出水段中叶轮的套筒部的外缘均抵触于自身具有的过水孔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郑君,未经李郑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1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跟踪器减振轴承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绞龙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