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压式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1955.6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8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钱华祥;王彪;任晓辉;陈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爱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30;F16K3/312;F16K4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苏园园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压 闸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压式闸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门空腔,阀门空腔内装配有阀板组件;阀体的顶部装配有密封盖,阀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端管和出液端管;阀板组件包括密封进液端管的第一阀板以及密封出液端管的第二阀板,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阀座,阀座上转动连接有阀杆,阀杆的顶部贯穿密封盖,阀杆的顶部连接手柄转轮;进液端管内装配有减压组件;减压组件包括位于进液端管顶壁上的顶部减压机构,进液端管的底壁上装配有与顶部减压机构配合的底部减压机构,能够缓冲流体的流动冲刷力。通过本实用新型公开公开的上述设计有效缓解了巨大的流体压力,降低了流体给予阀板组件的冲刷力度,有效保护了阀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阀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减压式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广泛应用在流体管道中,通过闸阀控制流体的走向。
现有技术公开的闸阀,其主体结构包括阀体以及位于阀体内的阀片,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闸阀,只能适用于一般水流管道的控制输送,对于高压水流管道,现有闸阀并不适用,主要缘由在于,现有的闸阀多采用单一阀片方式,在高压水流冲击下,阀片极容易变形,失去密封效果。
同时,造成现有闸阀不适用于高压水流的控制缘由还在于,现有闸阀中并没有设置相应的缓冲流体冲击力度的组件。
上述技术缺陷,造成闸阀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减压式闸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减压式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阀门空腔,所述阀门空腔内装配有阀板组件;
所述阀体的顶部装配有密封盖,阀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液端管和出液端管;
所述阀板组件包括密封进液端管的第一阀板以及密封出液端管的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与第二阀板的顶部之间连接有阀座,所述阀座上转动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的顶部贯穿密封盖,所述阀杆的顶部连接手柄转轮;
所述进液端管内装配有减压组件;
所述减压组件包括位于进液端管顶壁上的顶部减压机构,所述进液端管的底壁上装配有与顶部减压机构配合的底部减压机构;
所述顶部减压机构与底部减压机构配合,能够缓冲流体的流动冲刷力。
优选地,所述顶部减压机构包括进液端管顶壁上的顶部柱形凸起,所述顶部柱形凸起与进液端管倾斜设置;
所述顶部柱形凸起内有顶部柱形空腔,所述顶部柱形空腔连通进液端管的管腔;
所述顶部柱形空腔内套接有顶部柱塞杆,所述顶部柱塞杆的一端位于顶部柱形空腔内,所述顶部柱塞杆的一端与顶部柱形空腔之间通过顶部弹簧连接;
所述顶部柱塞杆的另一端位于进液端管的管腔内,所述顶部柱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顶部缓流板,所述顶部缓流板倾斜设置;
所述底部减压机构包括进液端管顶壁上的底部柱形凸起,所述底部柱形凸起与进液端管倾斜设置;
所述底部柱形凸起内有底部柱形空腔,所述底部柱形空腔连通进液端管的管腔;
所述底部柱形空腔内套接有底部柱塞杆,所述底部柱塞杆的一端位于底部柱形空腔内,所述底部柱塞杆的一端与底部柱形空腔之间通过底部弹簧连接;
所述底部柱塞杆的另一端位于进液端管的管腔内,所述底部柱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底部缓流板,所述底部缓流板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顶部柱形凸起、底部柱形凸起与进液端管一体成型;
所述顶部柱塞杆与顶部柱形空腔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爱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爱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1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联式控制阀门
- 下一篇:一种方便面的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