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4080.5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秦阳;王国艳;王苏平;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郑婷 |
地址: | 224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沾粘型 抗菌 医用 绷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所述绷带本体表面设置有粘胶,所述绷带本体包括保护层、透气层、吸水层、杀菌层和防粘连层,所述防粘连层设置在绷带本体的最内侧,所述防粘连层采用脱脂棉纤维、竹纤维和玻璃纤维交织而成,且防粘连层表面形成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绷带本体表面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中部形成治疗区,且限位框采用脱脂棉材料压制而成。本实用新型在绷带内侧设置了防粘连层,防粘连层通过玻璃纤维、柱纤维和棉纤维组成,具有一定的憎水性,避免与伤口发生粘连;在绷带内设置了透气层和吸水层,配合保护层上设置过个透气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绷带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
背景技术
医用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种类。简单的一种是单棚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复绷带是按部位和形状而制成的各种形状的绷带,材料为双层棉布,其间可夹不同厚度的棉花,周边有布条,以便打结固定,如眼绷带、背腰绷带、前胸绷带、腹绷带和鬐甲绷带等。特殊绷带多在四肢和关节部位作固定用。
目前,现有的医用绷带存在如下问题:(1)绷带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与伤口发生粘连,对伤口愈合造成一定的影响;(2)透气性较差,绷带为创口提供的湿润环境适合病菌的生长和繁殖,抑制了伤口的愈合。为此,需要设计一个新的方案给予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所述绷带本体表面设置有粘胶,所述绷带本体包括保护层、透气层、吸水层、杀菌层和防粘连层,所述防粘连层设置在绷带本体的最内侧,所述防粘连层采用脱脂棉纤维、竹纤维和玻璃纤维交织而成,且防粘连层表面形成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绷带本体表面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中部形成治疗区,且限位框采用脱脂棉材料压制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杀菌层粘接在防粘连层顶面,所述杀菌层采用纳米银薄膜,且杀菌层的厚度为0.5~1.3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水层采用高分子吸水凝胶薄膜且粘接在杀菌层顶面,所述吸水层的厚度为1~2.5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透气层采用TPU薄膜且粘接在杀菌层和保护层之间,所述保护层采用憎水膜,且所述保护层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呈渐缩状且最大孔径为0.2~0.4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医用绷带,在绷带内侧设置了防粘连层,防粘连层通过玻璃纤维、柱纤维和棉纤维组成,具有一定的憎水性,避免与伤口发生粘连。
(2)该医用绷带,在绷带内设置了透气层和吸水层,配合保护层上设置过个透气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沾粘型抗菌医用绷带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粘连层的结构图。
图中:绷带本体1;限位框2;治疗区3;粘胶4;保护层5;透气层6;吸水层7;杀菌层8;防粘连层9;透气孔10;通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医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40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轿厢光带
- 下一篇:一种好氧系统的刮板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