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工布针刺机用网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4188.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2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亮;王克阳;田甲男;石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城县博一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D01G15/90;B08B9/00 |
代理公司: | 许昌豫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0 | 代理人: | 李海帆 |
地址: | 4617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工 针刺 机用网板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布针刺机用网板组件,包括第一网板、第一针孔、第二网板、第二针孔、托板、连接杆和清理杆,其中,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上下并行设置,第一网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针孔,第二网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针孔,第一针孔和第二针孔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之间设置有托板,托板和第一网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托板上设置有若干竖直向上的连接杆,连接杆顶端设置有环形的清理杆,清理杆设置在第一针孔内与第一针孔的内侧壁贴紧连接,托板的边缘处设置有拨杆;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清理效果好、不易堵塞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刺机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土工布针刺机用网板组件。
背景技术
针刺机利用具有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的截面,且在棱边上带有刺钩的刺针对纤维网反复进行穿刺。由交叉成网或气流成网机下机的纤网,在喂入针刺机时十分蓬松,只是由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而产生一定的强力,但强力很差,当多枚刺针刺入纤网时,刺针上的刺钩就会带动纤网表面及次表面的纤维,由纤网的平面方向向纤网的垂直方向运动,使纤维产生上下移位,而产生上下移位的纤维对纤网就产生一定挤压,使纤网中纤维靠拢而被压缩。
当刺针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刺针开始回升,由于刺钩顺向的缘故,产生移位的纤维脱离刺钩而以几乎垂状态留在纤网中,犹如许多的纤维束销钉钉入了纤网,从而使纤网产生的压缩不能恢复,如果在每平方厘米的纤网上经数十或上百次的反复穿刺,就把相当数量纤维束刺入了纤网,纤网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加大,纤网强度升高,密度加大,纤网形成了具有一定强力、密度、弹性等性能的非织造品。
刺针高速往复运动,在穿刺纤网的同时,纤网也加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加工一些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时,纤维本身刚度大,易断,针刺加工时纤维的碎屑多,积聚在托网板上细小的刺针孔眼中不易下落,再经过刺针的高速挤压,常出现严重的托网板刺针孔眼堵塞的问题,而托网板刺针孔被纤维堵塞了以后,针刺穿过纤网后所受的阻力增大,刺针受力增大不仅容易变形甚至折断,还影响了限位针刺后表面质量,出现织物表面有折痕和针刺不均匀等诸多问题,且硬实的刺针孔眼清理十分困难,人工清理托网板的堵塞也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增加了及其维护的成本。
现有将托网板上的刺针孔设置为锥形结构,使得刺针在下行的时候带动碎屑也下行,由于刺针孔底部的直径大于顶部直径,使得碎屑轻松的落下去,以减少网板堵塞,但是这种结构是利用刺针下行的力量配合锥形的刺针孔来带动碎屑下落,通常刺针孔的最小直径也都是大于刺针的直径,故而此种结构并不能对刺针孔的侧壁上附着的碎屑进行清理,还是会存在碎屑在刺针孔内积聚状况的出现,由于刺针孔较为硬实,清理十分不便,故上述结构并不能解决该问题。
所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土工布针刺机用网板组件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土工布针刺机用网板组件,通过环形清理杆的设置,可对刺针孔的侧壁进行有效清理,有效防止刺针孔堵塞问题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工布针刺机用网板组件,包括第一网板、第一针孔、第二网板、第二针孔、托板、连接杆和清理杆,其中,所述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上下并行设置,所述第一网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针孔,所述第二网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针孔,所述第一针孔和第二针孔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所述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托板,所述托板和第一网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托板上设置有若干竖直向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有环形的清理杆,所述清理杆设置在第一针孔内与第一针孔的内侧壁贴紧连接,所述托板的边缘处设置有拨杆。
所述第一针孔为圆柱型结构,所述第二针孔为圆台型结构,所述第二针孔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所述第二针孔顶面圆直径与所述第一针孔的内径相一致。
所述清理杆为倒锥型设置,即所述清理杆的内径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所述第一网板和第二网板可拆卸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城县博一化纤有限公司,未经襄城县博一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41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铸件开孔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方便固定管道的管道防腐用冷缠带缠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