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光光度计光纤头组件和光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4464.7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04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姚必庆;董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米欧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邵志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莫干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光 光度计 光纤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光光度计光纤头组件和光度计,主要应用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光光度计光纤头组件、光度计,有效降低机械误差。方案:分光光度计光纤头组件,包括光纤头镶件和安装于该镶件上的第一光纤头,所述光纤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镶件相连的滑动支架,以及用于驱动滑动支架做直线运动的步进电机;所述镶件与光度计的固定板之间连接有软质密封件,该密封件可随镶件移动而发生形变以保证不同状态下镶件与固定板之间的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光光度计光纤头组件和光度计,主要适用于实验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实验用的微量分光光度计的发射头多数是基于安装板固定不可独立调节的,或者随安装板整体调节。
专利号为201520141411.2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量分光光度计,包括相对设置且距离可调的上测量平台和下测量平台,上测量平台和下测量平台上设置有分别上下对正的投射光纤座和接收光纤座;用于调节上测量平台与下测量平台之间距离的调节杆,调节杆受驱动装置驱动;还包括控制上测量平台与下测量平台之间距离的距离感应机构,包括感应装置与感应件,感应装置具有能发出信号的发射器,及在无阻情况下能接收到信号的接收器;感应件能够进出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采用调节杆推动上测量平台绕翻版轴转动调节两个光纤头之间的距离,缺点在于:1、存在角度差,影响测量精度;2、光纤头与上翻版(上测量平台)一起被推动,整体重量较大,使用久了容易产生机械磨损导致误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光光度计光纤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前述光纤头组件的分光光度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分光光度计光纤头组件,包括光纤头镶件和安装于该镶件上的第一光纤头,所述光纤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镶件相连的滑动支架,以及用于驱动滑动支架做直线运动的步进电机;所述镶件与光度计的固定板之间连接有软质密封件,该密封件可随镶件移动而发生形变,以保证不同状态下(镶件相对于固定板的位置会随着镶件的移动而改变)镶件与固定板之间的密封。由精密步进电机驱动滑动支架,从而驱动第一光纤头作独立精密位移,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发射头随安装板整体调节的方式,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避免了因结构复杂导致的机械误差;同时利用可形变密封件,确保第一光纤头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密封,避免溶液渗入设备内部,影响正常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光纤头组件还包括一环形底座,该底座上端面设有环形凸起,在底座上端面、环形凸起外侧形成一环状凹陷部;所述固定板将密封件边缘压紧于所述凹陷部实现密封。利用环形凸起的限位作用,在密封件向固定板下方凹陷变形时,提供足够的支撑和反向作用;同时,利用固定板的限位作用,在密封件向固定板上方凸起变形时,提供足够的压紧力;利用该结构能够有效保证密封件形变时的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凸起内侧形成一凹槽,在作为密封件凹陷形变的容纳腔。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滑动轨道轴,滑动支架上安装有同轴套设于滑动轨道轴外的滑动轨道轴承。保证第一光纤头垂直高精度移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以翻板轴为圆心的扇形移动调节,不存在角度差,大大提高了精准度。
一种分光光度计,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测量平台和下测量平台,所述下测量平台上安装有如前所述的分光光度计光纤头组件,上测量平台上安装有通过光纤相连的上接收光纤头和上发射光纤头,其中上接收光纤头与所述光纤头组件的第一光纤头正对布置;下测量平台上安装有与所述上发射光纤头正对布置的下接收光纤头。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光纤头组件一侧开设有放置槽,该放置槽内通过转轴安装有一可隐藏于该放置槽内的支架。使用时,转动支架将其立起,防止手抖或滴液误操作,让滴液更高效精准;不用时放倒,隐藏式设计不影响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米欧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米欧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4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