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秸秆打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5030.9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7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祥;高印军;李佳宁;卜庆伟;金丽;田野;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F15/07 | 分类号: | A01F15/07;A01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打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秸秆打捆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箱体内壁顶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引流板,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设置有防堵组件,所述第一引流板上设置有捆扎组件,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放置组件,所述箱体的内壁的背面且位于放置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带动组件,所述防堵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捆机的技术领域。该秸秆打捆机可以实现自动对秸秆进行捆扎,极大的减少了人工的参与,省时省力,极大的加快了对秸秆的捆扎速度,且秸秆在添加的过程中不会堵塞,下落的均匀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捆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打捆机。
背景技术
秸秆,古称藁,又称禾秆草,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其中水稻的秸秆常被称为稻草、稻藁,小麦的秸秆则称为麦秆。
水稻、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在将果实收取后,会留下大量的秸秆,通常需要对秸秆进行捆扎,现有对秸秆通过人工进行捆扎,耗时耗力,捆扎的速率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秸秆打捆机,解决了现有对秸秆通过人工进行捆扎,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秸秆打捆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引流板,所述箱体内壁顶部的右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引流板,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设置有防堵组件,所述第一引流板上设置有捆扎组件,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有放置组件,所述箱体的内壁的背面且位于放置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带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防堵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顶部的一侧通过带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顶部的一侧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与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带动轴的表面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引流板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贯穿有两个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第二引流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且位于第二引流板和第一支撑板之间套接有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开设有两个与滑杆相适配的柱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捆扎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一引流板内壁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套设有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撑件,所述弧形支撑件的内部设置有齿盘,所述齿盘的顶部和齿轮的底部啮合。
所述齿盘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切刀,所述挤压块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侧且位于切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齿盘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带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所述箱体的背面所述第三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端贯穿箱体且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三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一侧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带动块,所述带动块上开设有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放置板和第二弧形放置板,所述箱体内壁的左侧且位于齿盘的右侧设置有放置杆,所述放置杆上套接有绕线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5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