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节模组测试对拖平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5262.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7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蔡龙海;张强;张如意;于振中;李文兴;吴自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M13/00;G01M13/0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杜丹丹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模组 测试 平台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模组测试对拖平台设备,包括测试平台、待测关节组、联轴器、力矩传感器、第一减速机及第一电机;所述力矩传感器的两端对应连接有联轴器;所述第一减速机设置在位于力矩传感器输入端的联轴器上;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同轴联动;所述待测关节组设置在位于力矩传感器输出端的联轴器上,所述待测关节组内设置有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与第一减速机的减速比相同;所述待测关节组、联轴器、力矩传感器、第一减速机及第一电机均安装固定在测试平台上,且其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直接测试关节模组,无需对关节模组进行拆卸,测试精准,占地小,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更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关节模组测试对拖平台设备。
背景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电机性能和质量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电机测试技术的发展与电机工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电机试验是对电机装配质量及技术性能综合评价的重要环节,是电机制造和生产的重要工序。
在机器人设备中,电机是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之一,需要通过专业的电机测试平台来测试电机的性能,进而保证机器人的设计可靠性。随着协作机器人的出现,电机和减速机被集成在一个关节模组,电机的输出力矩经过减速机被几十倍放大,因而,无法单独测试关节模组内的电机。而传统的电机测试平台只能直接测试电机,力矩测试量程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在测试关节模组时,需要将关节模组内的电机拆卸下来进行测试,测试操作步骤繁琐,同时传统电机测试平台价格昂贵,占地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在不拆除减速机的情况下测试不同关节模组内的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关节模组测试对拖平台设备,包括测试平台、待测关节组、联轴器、力矩传感器、第一减速机及第一电机;所述力矩传感器的两端对应连接有联轴器;所述第一减速机设置在位于力矩传感器输入端的联轴器上;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同轴联动;所述待测关节组设置在位于力矩传感器输出端的联轴器上,所述待测关节组内设置有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与第一减速机的减速比相同;所述待测关节组、联轴器、力矩传感器、第一减速机及第一电机均安装固定在测试平台上,且其轴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将待测关节组安装到测试平台上,并将待测关节组的末端轴安装到力矩传感器输出端的联轴器上,调节待测关节组,使其与联轴器的轴心,直至在一条水平线上。启动第一电机,在第一减速机的减速作用下,使得第一电机的输出力矩增大,并通过联轴器带动待测关节组的末端轴转动,且由于待测关节组内的第二减速机与第一减速机的减速比相同,消除第二减速机对第二电机施加的减速影响,因此,力矩传感器能够精准地测试第二电机的性能。该关节模组测试对拖平台设备能够直接对待测关节组内的第二电机进行测试,无需拆卸待测关节组,使用便捷;且相较于传统电机测试平台,该关节模组测试对拖平台设备,只是增加了第一减速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与传统的电机测试平台相同,同样,采用力矩传感器测试电机性能,测试精准。
优选地,所述力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力矩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分别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关节模组测试对拖平台设备,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待测关节组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测试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支架固定座及模组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所述模组支架设置在支架固定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速机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减速机为HTE80-10-SGM7J-08A型号的行星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的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优选地,所述待测关节组为转接部关节组。
优选地,所述待测关节组为直接部关节。
该关节模组测试对拖平台设备能够测试多种关节件,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5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样粉碎解吸系统的检漏装置
- 下一篇:游戏机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