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6150.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2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覃艳;陈松琴;邱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5200 贵州省铜仁市印***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诊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支撑框内部靠近安装槽的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之间安装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拉杆与支撑框之间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松紧带,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松紧带,本实用新型通过拧动调节螺栓,使调节槽中的拉杆固定于支撑框上合适的位置,通过移动槽上的支撑环对针灸银针的尾部进行支撑,让针灸银针的尾部不易被外界触碰发生颤动,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使用者的施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中医内科诊疗装置没有设置便于将针灸银针进行加固的结构,针灸银针的尾部容易被外界触碰发生颤动,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使用者的施针效率,没有设置依据患者的体型进行调节的结构,只能用于固定体型的患者,降低装置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针灸银针的尾部容易被外界触碰发生颤动,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使用者的施针效率和只能用于固定体型的患者,降低装置使用范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支撑框内部靠近安装槽的两侧均开设有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拉杆,两个所述拉杆之间安装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拉杆与支撑框之间旋合连接有调节螺栓。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松紧带,另一侧安装有第二松紧带,所述第一松紧带相对于支撑框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于第一松紧带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头,所述第二松紧带相对于支撑框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于第二松紧带的一侧安装有卡扣。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栓的两侧均安装有指杆,所述指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指槽。
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形成弧形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底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安装有底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拧动调节螺栓,使调节槽中的拉杆固定于支撑框上合适的位置,通过移动槽上的支撑环对针灸银针的尾部进行支撑,让针灸银针的尾部不易被外界触碰发生颤动,从而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使用者的施针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使第一松紧带和第二松紧带分别带动第一连接板、固定头、第二连接板和卡扣移动,通过卡扣插入固定头,从而将装置固定,可以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提高装置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的侧视图;
图中:1-支撑框;2-第一松紧带;3-第一连接板;4-固定头;5-调节槽;6-调节架;7-第二连接板;8-卡扣;9-第二松紧带;10-安装槽;11-支撑环;12-移动槽;13-拉杆;14-指杆;15-调节螺栓;16-支杆;17-底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未经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6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脱模的塑料模具
- 下一篇:多功能物理保健理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