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装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6940.9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19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阮卜琴;牛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郭斌斌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装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装卸器,属于物流运输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集装箱装卸装置灵活性较差的问题。本集装箱装卸器,包括外管、滑动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和用于驱动内管相对外管伸缩且使内管能向下伸出外管的驱动结构,外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能沿水平方向插入集装箱底部的角件内的锁定销,内管的上端铰接有能在竖直方向摆动的摆动板,摆动板上设有能沿竖向插入集装箱顶部的角件内的插销。本实用新型具有灵活性强的优点,能对不同的集装箱依次进行装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运输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装箱装卸器。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因货物承载量大、安全可靠性高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各种货物的运输。货车载着集装箱到达目的地时,需要进行集装箱的装卸作业,目前对于集装箱的装卸,普遍采用的是吊装设备如跨运车、龙门吊来对集装箱进行吊装,该装卸方式装卸效率高,但是吊装设备复杂、设备成本高,且并不是所有场合都有配备相关的吊装设备,因此在一些没有吊装设备的场合,集装箱的装卸便存在困难。
为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自升降装卸的贮藏或运输用容器(申请号:94228883.1),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上设有液压自升降支承装置,该液压自升降支承装置中的至少四组双向移动的支腿缸组件在容器本体上对称分布。该装置为了实现集装箱的装卸,将四组支腿缸组件直接连接在集装箱上,在装车时,四组支腿缸组件先水平向外伸出,然后在垂直伸出,从而慢慢将箱体支起离开地面,然后再将集装箱落至车厢底板上。该装卸设备无需借助吊装设备便能实现集装箱的装卸,但是由于装卸装置集成集装箱上,灵活性较差,同一装卸装置无法对其他集装箱进行装卸作业。然而,如果在每个集装箱都安装该设备,这样会导致设备成本增加,同时也会给物流公司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灵活性强,能对不同的集装箱依次进行装卸的集装箱装卸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装箱装卸器,包括外管、滑动设置在外管内的内管和用于驱动内管相对外管伸缩且使内管能向下伸出外管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能沿水平方向插入集装箱底部的角件内的锁定销,所述内管的上端铰接有能在竖直方向摆动的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上设有能沿竖向插入集装箱顶部的角件内的插销。
集装箱每个边角处都设有角件,角件对集装箱的起吊、固定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集装箱装卸器在初始状态下,内管处于缩入外管内的状态,以集装箱的卸载为例,当货车载着集装箱运输至目的地时,在集装箱前端左右两侧、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本集装箱装卸器,即需要四个本集装箱装卸器配合使用,来实现集装箱的装卸。具体地,对于每个集装箱装卸器的安装,首先锁定销沿水平方向插入集装箱底部的角件内的插孔内,然后摆动板向下摆动,使得插销沿竖向插入集装箱顶部的角件内,按照相同的方式完成四个集装箱装卸器的安装。之后,操作四个集装箱装卸器的内管同步向下伸出,直至内管的下端着地,随后内管继续伸出,使得外管上升,在该过程中集装箱便被慢慢顶起,直至集装箱高于货车底板,之后货车便可驶离,然后四个集装箱装卸器的内管再同步收缩至外管内,使得集装箱慢慢下降直至集装箱落地,完成集装箱的卸载。集装箱的装载与卸载原理类似,只是过程相反。
本集装箱装卸器通过锁定销和插销的设置,使得集装箱的装卸过程稳定、安全。锁定销沿水平方向插入集装箱底部的角件内,使得集装箱能随外管同步升降,而插销沿竖向插入集装箱顶部的角件内,能避免集装箱装卸器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倾斜,因此保证了集装箱装卸过程稳定、安全。而集装箱上下两个角件之间距离是固定的,因此通过设置摆动板来安装插销,能方便插销插入集装箱顶部的角件内,避免干涉。本集装箱装卸器通过锁定销和插销的设置,使得在使用时集装箱装卸器能与集装箱快速连接,且能依次对不同的集装箱进行装卸,因此具有较强的使用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69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