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勺型孔排种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7041.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4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平;王志平;贺家海;唐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勺型孔排种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勺型孔排种轮,包括排种轮本体,所述排种轮本体包括六方轮轴孔,以及设于轮轴孔外侧的轮面;所述轮面开设有用于容纳种子的勺型孔,勺型孔沿圆周均布于轮面;所述勺型孔为左右对称、前小后大、上宽下窄、底部呈球面的勺型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提高穴粒数合格率、提高播种准确率的勺型孔排种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稻谷直播机技术领域,具体为勺型孔排种轮。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水稻种植主要采用育秧、插秧或抛秧的传统种植方式,采用该方式栽种效率低且费工费时,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育秧与插秧合二为一的水稻精量穴直播种植技术和机具应运而生,通过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播种器(亦称排种器)将水稻种子成行、成穴地直接播种在田里,可达到省工高产的目的。
由于不同地区地形、土壤、气候、品种、种植习惯的不同,在种植要求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播种量需要根据具体条件进行改变以满足当地需求。现有稻谷直播机,排种轮的播种孔多采用常规圆孔型结构,圆孔型播种孔存储量不高且在稻种运输过程中容易洒落,会对工作时每穴粒数的合格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可提高穴粒数合格率、提高播种准确率、降低空穴率的勺型孔排种轮。
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勺型孔排种轮,其技术方案包括排种轮本体,所述排种轮本体包括六方轮轴孔,以及设于轮轴孔外侧的轮面;所述轮面开设有用于容纳种子的勺型孔,勺型孔沿圆周均布于轮面;所述勺型孔为左右对称、前小后大、上宽下窄、底部呈球面的勺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勺型孔的前部为引种部、后部为存储部,引种部与存储部的底部构成球面底。
优选的,所述引种部的斜面角度θ1为25~40°。
优选的,所述存储部的斜面角度θ2为2~10°。
优选的,所述勺型孔的孔深h为6~12mm,孔口长度L1为10~16mm,孔口最大处的宽度L2为6~14mm。
优选的,所述勺型孔底部球面直径Φ为5~9mm。
优选的,所述轮面与轮轴孔的连接点位于勺型孔底部的内侧轮面,轮面与轮轴孔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播种过程中,稻种会随着排种轮旋转依次经历充种、清种、护种、投种四个过程,传统的型孔多为前后形状相同的结构,未设置阻挡稻种从型孔尾部落出的装置。稻种随着排种轮旋转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容易从型孔尾部脱离,对型孔充种率和播种的成穴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勺型孔排种轮,将型孔设置为前小后大的勺型结构,存储部斜面倾角小于引种部斜面倾角,存储部斜面能对稻种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防止稻种从型孔尾部漏出。将引种部设置为小口、斜面结构,有利于相对地延长充种时间,在投种过程中便于稻种的集中准确的投放,有利于提高穴粒数合格率、提高播种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正面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号标识:1、轮轴孔;2、轮面;3、勺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7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面板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冷却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