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后平叉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7546.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蓬江区新可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B62K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关达津 |
地址: | 529085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后平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后平叉,包括有平叉左臂、平叉右臂、连接方管,连接方管的两端分别与平叉左臂和平叉右臂焊接,平叉左臂和平叉右臂的前端均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设置有连接轴承,平叉左臂和平叉右臂的后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轮轴的U型槽,平叉左臂和平叉右臂在U型槽的正上方的位置均设置有减震弹簧连接座。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方管的两端分别与平叉左臂和平叉右臂进行焊接,可以提高连接方管与平叉左臂、平叉右臂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连接方管自身为方形,可以起到更好地支撑作用,分散应力,从而减少应力集中的情况,大大提升后平叉的结构强度,避免后平叉断裂,让后平叉的安全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平叉。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后轮架也叫后平叉,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属于摩托车的悬挂装置,用于安装后轮以及配合防震系统的使用,其强度和刚度对摩托车的驾驶安全性能有重大的影响。目前摩托车的后平叉的整体为H型双臂平面后平叉,其左臂和右臂通过中部的两块连接板连接形成,其中连接板分别连接左臂和右臂的上下两侧,但是这样的连接板的结构强度较低,在受力的状态下,连接板与左臂、右臂的连接位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会造成连接处疲劳强度不够而发生后平叉断裂的情况,安全性能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的摩托车后平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平叉,包括有平叉左臂、平叉右臂、连接方管,所述连接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平叉左臂和所述平叉右臂焊接,所述平叉左臂和所述平叉右臂的前端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设置有连接轴承,所述平叉左臂和所述平叉右臂的后端均设置有用于安装后轮轴的U型槽,所述平叉左臂和所述平叉右臂在所述U型槽的正上方的位置均设置有减震弹簧连接座。
有益效果:连接方管两端切割成与平叉左臂和平叉右臂贴合的形状,然后连接方管的两端分别与平叉左臂和平叉右臂进行焊接,这样可以让连接方管的两个端口很好地与平叉左臂、平叉右臂贴合,而且焊接的缝隙为框型,可以提高连接方管与平叉左臂、平叉右臂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连接方管自身为方形,可以起到更好地支撑作用,分散应力,从而减少应力集中的情况,大大提升后平叉的结构强度,避免后平叉断裂,让后平叉的安全性能更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平叉左臂和所述平叉右臂均为方形钢管,且横截面积均大于所述连接方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叉左臂和所述平叉右臂的前端均设置有锥形段,所述锥形段的前端连接所述轴承座。
进一步,所述轴承座为圆柱状,所述锥形段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均与所述轴承座的外侧相切。
进一步,所述连接方管的两端后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平叉左臂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平叉右臂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包括有中部撑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中部撑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连接方管的下侧设置有鼓刹扭力杆座。
进一步,所述平叉左臂或所述平叉右臂的上侧面设置有碟刹扭力杆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蓬江区新可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蓬江区新可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75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性淀粉用打浆装置
- 下一篇:超前支架支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