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实现不同材料混配的多螺杆挤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7701.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孙健华;顾海;姜杰;张捷;徐媛媛;黄天成;吴国庆;刘金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8/285 | 分类号: | B29C48/285;B29C48/49;B29C48/80;B29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不同 材料 螺杆 挤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不同材料混配的多螺杆挤出机,包括入料仓、转盘一和螺杆挤出仓,所述入料仓的内表面贴合有横板,且横板的右侧连接有转轴,所述入料仓的外表面固定有轻触开关,且入料仓的下方连接有入料管道一,所述转盘一安装于入料管道一的右表面,且转盘一的内侧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入料管道一的下端口连接有螺杆加热仓,且螺杆加热仓的后方连接有电机轴,所述入料管道一的右侧设置有入料管道二,且入料管道二的右侧连接有入料管道三。该可实现不同材料混配的多螺杆挤出机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镂空网状的转盘一的镂空外表将不同体积的材料进行过滤,对材料分类加热提高材料的加工效率,使得材料的混配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螺杆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实现不同材料混配的多螺杆挤出机。
背景技术
挤出机属于塑料机械的种类之一,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再从端口挤出成型,多螺杆挤出机与单螺杆挤出机的原理相似,可以提高进料的速度,进而提高加工的效率。
传统的多螺杆挤出机无法对材料进行分类,导致无法同时对熔点相差较大的材料进行加热,对混配材料的适用能力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实现不同材料混配的多螺杆挤出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不同材料混配的多螺杆挤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多螺杆挤出机无法对材料进行分类,导致无法同时对熔点相差较大的材料进行加热,对混配材料的适用能力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不同材料混配的多螺杆挤出机,包括入料仓、转盘一和螺杆挤出仓,所述入料仓的内表面贴合有横板,且横板的右侧连接有转轴,所述入料仓的外表面固定有轻触开关,且入料仓的下方连接有入料管道一,所述转盘一安装于入料管道一的右表面,且转盘一的内侧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入料管道一的下端口连接有螺杆加热仓,且螺杆加热仓的后方连接有电机轴,所述螺杆挤出仓安装于螺杆加热仓的下方,所述入料管道一的右侧设置有入料管道二,且入料管道二的右侧连接有入料管道三。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右表面固定有连接板,且转轴通过横板与连接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转盘一的外形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且转盘一与连接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入料仓通过入料管道一与螺杆加热仓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螺杆加热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螺杆加热仓的侧表面贴合有电磁加热板。
优选的,所述螺杆加热仓等距分布设置有3组,且入料管道一与入料管道二和入料管道三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入料管道二的侧表面贯穿有转盘二,且转盘二与转盘一的外形结构相似。
优选的,所述电机轴的外表面贴合有入料管道二,且电机轴位于第一螺杆的后端对应设置有3组,所述电机轴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带,且第一螺杆通过电机轴与连接带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如果入料仓的内部连接板触碰到轻触开关即可停止该装置的运行,进而减少能源损耗,减少人力的参与,设置的转盘一通过镂空网状的外表将不同体积的材料进行过滤,便于后期对单一材料的加热;
2.设置的螺杆加热仓通过电磁加热板的加热实现对上方落下的单一材料进行加工,相较于多种材料的加热,对温度的把控难度大大降低,设置的螺杆加热仓同时设置三组,提高该挤出机加工效率,且间隔分布,不占用较大的空间;
3.设置的转盘二再次对材料进行分类,使得不同体积的材料分流至不同管道内,提高该装置对材料的分类能力和加工能力,进而实现对多种材料的均匀混配加工,设置的连接带通过连接三组不同大小的电机轴实现自由调节材料在三组螺杆加热仓内部的存留时间,便于对材料加工进行时间的把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7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