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7923.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6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1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工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涉及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桩孔、管桩以及承台,管桩上安装有挤密装置,挤密装置包括多组挤密机构,每组挤密机构包括环形板、套接于管桩外侧壁且处于环形板上方的推环、铰接于推环底部的多个第一连杆以及一一对应的铰接于多个第一连杆的多个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环形板的顶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处铰接有弧形板;管桩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丝杠,丝杠上安装有多组与多个推环一一对应的用于驱动推环移动的驱动组件,桩孔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挤密装置,便于将桩孔周边的土体挤密,因而有助于提高桩基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
背景技术
基础工程,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权威定义,是指采用工程措施,改变或改善基础的天然条件,使之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
桩基础是通过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动静荷载的一种深基础,而桩是设置于土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我们通常将桩基础中的桩称为基桩。
但是,对上述基桩进行安装后,这些基桩不便将桩孔周边的土体挤密,因而当桩孔周边的土体比较松软时,容易导致桩基的强度不高,甚者可能会造成桩基整体下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其通过设置挤密装置,便于将桩孔周边的土体挤密,因而有助于提高桩基的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础工程基础桩结构,包括桩孔、安装于桩孔内的管桩以及安装于管桩顶部的承台,所述管桩上安装有挤密装置,所述挤密装置包括沿竖向依次安装于管桩外侧壁的多组挤密机构,每组所述挤密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于管桩外侧壁的环形板、套接于管桩外侧壁且处于环形板上方的推环、铰接于推环底部的多个第一连杆以及一一对应的铰接于多个第一连杆的多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环形板的顶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处铰接有弧形板;所述管桩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丝杠,所述丝杠上安装有多组与多个推环一一对应的用于驱动推环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桩孔的顶部安装有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车将挤密装置放入桩孔内,可通过在桩孔底部开设放置槽用于放置管桩,以期能够降低管桩发生倾斜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打桩机将管桩砸入坑底的土体内,这样便可对管桩进行固定;当管桩被固定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丝杠转动,然后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驱动推环向下移动,推环向下移动驱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运动驱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运动驱动弧形板靠近桩孔的侧壁移动,从而便于将桩孔侧壁的土体挤密;最后向桩孔以及第一管桩内浇筑混凝土或者填充碎石;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挤密装置,便于将桩孔周边的土体挤密,因而有助于提高桩基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丝杠的螺纹块以及对称设置于螺纹块外周面的两个推杆;所述管桩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推杆一一对应的用于供推杆沿竖向滑移的条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杠转动驱动螺纹块向下移动,螺纹块向下移动带动推杆向下移动,推杆向下移动驱动推环向下移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推环向下移动,因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板上安装有多组用于将其固定至管桩外侧壁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板可拆卸连接于管桩,便于对挤密结构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环形板且水平设置的螺杆、开设于环形板内周面的滑槽沿环形板的径向滑移连接于滑槽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转动连接于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79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