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化学合成制药类废水综合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9426.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郭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碧流天能(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0;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化学合成 制药 废水 综合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化学合成制药类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元及超临界水氧化单元,预处理单元的格栅、混凝沉淀池、均质池依次连通,加药系统与混凝沉淀池连通;污水富集单元的第一、二、三碟管式纳滤膜池的浓水口依次连通并连接至超临界水氧化单元,第一、二、三碟管式纳滤膜池产水出口均连接至第四碟管式纳滤膜池浓水口,第四碟管式纳滤膜池产水口连接至清水池其浓水口连接至格栅;超临界水氧化单元包括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的碟管式纳滤膜池对化学合成制药类废水进行有效浓缩,采用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快速完成有机物降解,同时实现能源和资源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及资源能源循环回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化学合成制药类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制药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等,其中,化学合成类制药是制药行业的污染控制重点和难点,其废水特点是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多变、含杂环类和难降解物质多、对微生物抑制性强、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
国内外目前仍是以物化与生物相结合的处理方式为主。如采用膜分离技术、厌氧-好氧组合技术、水解酸化+接触氧化、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上流式污泥床-过滤器(UBF)+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等传统方法在处理效率、二次污染及处理成本等方面存在不足,很难实现制药废水的达标排放,并且由于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废水处理系统存在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工艺流程复杂、净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化学合成制药类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采用组合的碟管式纳滤膜池对化学合成制药类废水进行有效浓缩,采用超临界水氧化系统快速完成有机物降解,同时实现能源和资源回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化学合成制药类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元及超临界水氧化单元,预处理单元、污水富集单元、超临界水氧化单元依次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包含格栅、加药系统、混凝沉淀池及均质池,格栅、混凝沉淀池、均质池依次连通,加药系统与混凝沉淀池连通;所述污水富集单元包含第一碟管式纳滤膜池、第二碟管式纳滤膜池、第三碟管式纳滤膜池、第四碟管式纳滤膜池及清水池,第一碟管式纳滤膜池、第二碟管式纳滤膜池、第三碟管式纳滤膜池的浓水口依次连通,并连接至超临界水氧化单元,第一碟管式纳滤膜池、第二碟管式纳滤膜池、第三碟管式纳滤膜池的产水出口均连接至第四碟管式纳滤膜池的浓水口,第四碟管式纳滤膜池的产水口连接至清水池其浓水口连接至格栅;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单元包括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
而且,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单元还包括氧气供应系统、启动燃料系统、气固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压力能回收系统,其中,启动燃料系统、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气液分离系统、压力能回收系统依次连接,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废液入口连接所述预污水富集单元的第三碟管式纳滤膜池,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的氧气入口连接所述氧气供应系统,所述气液分离收系统的液相出口连接清水池气体输送至气体储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化学合成制药类废水综合处理系统,针对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COD变化范围比较大的情况,将膜富集(MET)与超临界水氧化(SCWO)结合运用,在超临界水氧化工艺的前端添加膜富集(MET:Membrane Enrich Treatment)工艺对废水进行浓缩,可使更大范围COD值的化学合成类制药废水能够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有机物去除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出水色度达标;对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能源直接利用或回收,降低处理成本,经济效益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碧流天能(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碧流天能(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9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指纹清除功能的指纹锁
- 下一篇:一种提高丝光均匀性的丝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