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气路检测微量CO、CO2 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9937.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6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狄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惠分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99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气路 检测 微量 co base sub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相色谱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气路检测微量CO、CO2转化装置,包括加热块下、加热块中、加热块上,加热块下的U型槽内设有第一转化管,所述的加热块下的上方压上加热块中,加热块中的U型槽内设有第二转化管,加热块中的上方压上加热块上并用螺丝固定,所述的加热块中的两个加热孔内分别插有加热棒,所述的加热块中的感温孔内插有感温元件,所述的加热棒的引线、感温元件的引线均连接主控板,所述的保温盒内填满保温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转化管串联,转化率高;采用双加热棒加热,高精密PT100感温元件,控温好,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峰形不拖尾,重现性相当好;在仪器上设定、显示转化装置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相色谱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气路检测微量CO、CO2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相色谱仪的常用检测器有:TCD、FID、FPD、ECD、NPD等。对于永久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常量的气体检测,即百分含量可以用TCD检测器,用氢气作载气、TDX-01色谱柱分离,可轻易检测,重现性也很好;另一类微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如10mg/m3),由于其含量太低,TCD检测器已无法进行检测。同时CO、CO2这两种气体在FID检测器上又无响应,如果用氦离子化检测,成本又太高,不是一般实验室能承受了得!
因此,我们考虑将微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借助于催化剂,在高温400℃下通氢气 40ml/min,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转化成易于检测的甲烷来检测,方程式: CO+3H2=CH4+H2O(g)CO2+4H2=CH4+2H2O(g),生成物水在FID上不响应,而甲烷响应值极高,这样就可以用FID检测器来分析CO、CO2,为了提高CO、CO2转化效率我们采用双路转化,转化效率可达99.5%以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降低检测成本、使用方便的双气路检测微量CO、CO2转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气路检测微量CO、CO2转化装置,包括加热块下、加热块中、加热块上,所述的加热块下用3个M4*20的螺丝固定在加热盒内,所述的加热块下的U型槽内设有第一转化管,所述的加热块下的上方压上加热块中,所述的加热块中的U型槽内设有第二转化管,所述的加热块中的上方压上加热块上并用螺丝固定,所述的加热块中的两个加热孔内分别插有加热棒,所述的加热块中的感温孔内插有感温元件,所述的加热棒的引线、感温元件的引线均连接主控板,所述的保温盒内填满保温棉。
所述的第一转化管、第二转化管均呈U型,所述的第一转化管、第二转化管均是由304 不锈钢制成。
所述的感温元件为PT100。
所述的第一转化管、第二转化管串联。
所述的第一转化管、第二转化管内均填充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双转化管串联,二次加氢,转化率高;采用双加热棒加热,高精密PT100感温元件,控温好,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峰形不拖尾,重现性相当好;在仪器上设定、显示转化装置的温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德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惠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惠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9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火焰光度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色谱仪用恒流自动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