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互锁安全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0491.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7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才;关庆斌;黄飞;傅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路士地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地址: | 563007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互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互锁安全绳,包括绳体、分别安装在绳体两端的挂钩、互锁装置和电控模块,挂钩包括弧形结构钩体和枢转连接在钩体上的闭合部,钩体内侧安装有绳体感测装置,绳体感测装置与电控模块连接;互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竖向对称开有两滑槽,两滑槽之间横向开有锁槽,滑槽内安装有锁舌,锁舌上开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与电控模块连通电磁块,锁槽内安装有磁性材料的锁销,锁销两端与电磁块对应,锁舌通过闸线依次连接闭合件和钩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安全绳两侧的挂钩互联互锁作用,同时保证挂钩闭合是确定地挂在安全绳上,同时保证锁销不会因为晃动脱出卡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互锁安全绳。
背景技术
安全防护绳是用来保护高空及高处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防护用品之一,一般采用双挂钩联合保护的结构,合理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绳对保护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高空作业过程中,作业活动本身分散操作人员的精力,在更换安全绳挂钩悬挂位置时,常因疏忽而不能保证安全绳挂钩至少有一个勾挂于稳固部位。若两个挂钩均未能悬挂于正确位置,则安全绳的保护功能将会失效,引发高空坠落事故,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能有效够保证高空作业的人员安全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性好,操作简单,能有效保证高空作业人员安全的自动互锁安全绳。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互锁安全绳,包括绳体、分别安装在绳体两端的挂钩、互锁装置和电控模块,挂钩包括弧形结构钩体和枢转连接在钩体上的闭合部,钩体内侧安装有绳体感测装置,绳体感测装置与电控模块连接;互锁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竖向对称开有两滑槽,两滑槽之间横向开有锁槽,滑槽内安装有锁舌,锁舌上开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与电控模块连通电磁块,锁槽内安装有磁性材料的锁销,锁销两端与电磁块对应,锁舌通过闸线依次连接闭合件和钩体。锁销的长度要不小于两滑槽之间距离与一卡槽横向深度的和。
绳体感测装置与电控模块连接,用于确定挂钩是否钩在现场的固定绳索上,当一侧挂钩开启时,闭合件通过闸线拉动互锁装置的锁舌移动,将原本嵌入锁舌卡槽内的锁销顶出,使得锁销的另一端嵌入另一侧锁舌内,将另一侧的挂钩锁住,同时,绳体感测装置检测到挂钩没有固定在绳索上,电控模块触发互锁装置上对侧的电磁块,将顶至另一端的锁销吸附在卡槽内,保证的锁销不会因为安全绳的晃动而脱出;当挂钩确定挂在固定绳索上时,两侧的电磁块均不触发。保证该安全绳的两挂钩不能同时开启,确定挂钩挂在固定绳索上,而不是虚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绳体感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闭合件中部与钩体枢转连接,其一端与钩体末端抵接,另一端为活动柄,钩体与闭合件连接处设置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挂钩手动开启,通过钩体和闭合件的启闭枢转,复位弹簧用于闭合件的及时复位,闭合挂钩。两挂钩交互作业,安全可靠。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绳体中部安装固定环,互锁装置安装在固定环上。固定环一方面用于固定安装在作业人员的安全带上,另一方面用于固定互锁装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互锁装置的壳体上设置与电控模块连通的电源指示灯和开关。电控模块内具有电源,电源指示灯用于显示电控模块的电源启动情况。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绳体上安装有安全绳缓冲结构。该安全防护绳的长度和闸线长度均不少于80cm,符合人体手臂及身体伸展时的长度,便于在作业时即不妨碍移动,同时可移取挂钩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路士地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拓路士地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0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