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组合式沉淀池的侧板与龙骨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0587.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86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华;肖明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海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02 | 分类号: | E04H7/02;E03F5/1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合式 沉淀 龙骨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组合式沉淀池的侧板与龙骨的连接结构,侧板与多个龙骨、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龙骨的上下端面、底板的上端面和顶板的下端面均设置有供侧板插接的第一长条槽、两第二长条槽,每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若干侧板的上下端位置均匀布置有若干安装凹槽,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的中间位置具有一连接孔,安装槽的两侧具有与连接孔相适配的连接块,下端部的下端设置有插接块,第二长条槽内具有供插接块插接的插接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组合式沉淀池的侧板与龙骨的连接结构,实现侧板与龙骨的连接,连接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组合式沉淀池的侧板与龙骨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污水处理中广为使用。
目前,沉淀池多采用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沉淀池,需要根据所需尺寸进行逐个按照尺寸进行定制,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场合所采用的沉淀池的尺寸并不一致,需要根据不同尺寸进行开模生产,这样生产效率比较低,工作效率较差,因此就设计出组合式沉淀池,但组合式沉淀池需要用多个侧板、龙骨、顶板和底板拼接而成,如何拼接成为了又一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用于组合式沉淀池的侧板与龙骨的连接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组合式沉淀池的侧板与龙骨的连接结构,所述组合式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缓流消耗池、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所述缓流消耗池、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由1个或多个拼接部组成,若干所述拼接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每个所述拼接部均包括若干侧板、多个龙骨、底板和顶板组成,若干所述侧板1之间通过卡扣件与卡扣槽配合进行可拆卸连接,若干所述侧板1与多个龙骨2、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装置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龙骨的上下端面、底板的上端面和顶板的下端面均设置有供侧板插接的第一长条槽、供连接装置安装且设置在第一长条槽两侧的两第二长条槽,每一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若干所述侧板的上下端位置均匀布置有若干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包括供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安装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部的中间位置具有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均具有与连接孔相适配的连接块,所述下端部的下端设置有插接块,所述第二长条槽内具有供插接块插接的插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下端设置有两个插接块,所述第一连接件下端设置有两插接块。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下端的两插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下端的两插接块交错设置。
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二长条槽内的插接孔的个数为4个,4个所述插接孔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部与下端部为片状且上端部与下端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上端部与外端部的第二端对齐,所述上端部比外端部厚。
其中,所述上端部的上端设置为圆弧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结构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上端部结构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海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海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0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伸缩刚性导柱
- 下一篇:一种纺纱生产加工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