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眼鱼鳞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083.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7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振义;陈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捷思金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18 | 分类号: | E04D1/18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陈为志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鱼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眼鱼鳞瓦,包括鱼鳞瓦本体,鱼鳞瓦本体包括第一瓦体、第二瓦体和第三瓦体,第二瓦体位于第一瓦体和第三瓦体之间且第二瓦体分别与第一瓦体和第三瓦体连接,第一瓦体的形状为矩形的,第三瓦体的形状为以矩形为主体且该主体的自由端的前端边沿为前凸弧形边的板状体,第一瓦体上设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一螺丝沉头孔,且第一螺丝沉头孔底部贯穿第一瓦体内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丝孔的位置设置凸台,且凸台为上窄下宽的形状;同时凸台的顶部经过倒圆角处理后,能够使少量雨水无法在该结构处积水,从而解决普通金属瓦少量雨水逆风吹倒流进螺丝孔处产生的漏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眼鱼鳞瓦。
背景技术
目前工地用金属瓦多为瓦片平面上直接钻孔锁带密封垫片的固定螺丝来实现金属瓦片的固定。此种方式存在一种隐患,在下雨且在逆风的情况下,少量雨水会顺着瓦片表面被风倒吹入螺丝固定处,因螺丝锁付瓦片处多会下沉形成凹坑,易积水(虽然有加了密封垫片),久而久之在该处还是会产生渗水或更严重者出现漏水现象。为防止此现象的产生,我司研发出此防水眼鱼鳞瓦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眼鱼鳞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眼鱼鳞瓦,包括鱼鳞瓦本体,所述鱼鳞瓦本体包括第一瓦体、第二瓦体和第三瓦体,所述第二瓦体位于第一瓦体和第三瓦体之间且第二瓦体分别与第一瓦体和第三瓦体连接;
所述第一瓦体的形状为矩形的板状体,所述第二瓦体的形状为两条腰为内凹弧边状的类等腰梯形的板状体,所述第三瓦体的形状为以矩形为主体且该主体的自由端的前端边沿为前凸弧形边的板状体;
所述第一瓦体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一螺丝沉头孔,且第一螺丝沉头孔孔底部贯穿第一瓦体内腔,所述第三瓦体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顶部中心开设有第二螺丝沉头孔,且第二螺丝沉头孔底部贯穿第三瓦体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均呈圆台状,且圆台均为上窄下宽的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顶部自由边均经过倒圆角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台的高度和第二凸台的高度均为1.5-2.5cm。
优选的,所述第一瓦体和第二瓦体的自由边边缘均向上折弯处理,所述第三瓦体自由边边缘向下折弯处理,且两组折弯处理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两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分别左右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螺丝孔的位置设置凸台,且凸台为上窄下宽的形状;同时凸台的顶部经过倒圆角处理后,能够使少量雨水无法在该结构处积水,从而解决普通金属瓦少量雨水逆风吹倒流进螺丝孔处产生的漏水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捷思金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捷思金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夹芯墙板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卷筒纸分切机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