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行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089.9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4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钟伟怀;肖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00 | 分类号: | B60M1/00;H02G9/02;H01R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卢娟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启航路10号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平板车 行走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行走系统,包括地面系统、在所述地面系统上开设的电缆沟和过桥盖板;所述电缆沟内铺设有电缆导电条,所述过桥盖板铺设于所述电缆沟上方且通过铰接轴可翻转地固定于所述地面系统;所述铰接轴为横截面呈圆弧状的条形件,铰接轴的侧面为曲面。本实用新型使用的铰接轴侧面为弧形,避免了棱角,并使用所述斜板对所述铰接轴与所述预埋件进行连接,解决了两者之间的衔接,使过渡平顺,能够有效避免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对车辆的行驶造成影响,降低了对车辆来往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行走系统。
背景技术
在船舶的生产和维修工程中,通常会使用电动平板车实现物料、维修工具以及船舶零部件的转运,同时会在地面上铺设电缆沟,电动平板车工作时通过电缆与电缆沟中电缆导电条进行连接,以获得电能;但是在地面开设电缆沟会对路面行车等造成影响。现有技术中有采用过桥盖板对电缆沟进行遮盖,其与地面的连接为端部采用耳板连接,其带有棱角且排布密集,对过往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现有技术中还具有使用高强度橡胶制成的过桥板产品,其将电缆、电线或其他管线铺设于其内槽,以避免其直接裸露引发的各类安全隐患;但是该过桥板与地面存在一定的高度落差,会对过往车辆的行驶造成影响。同时由于电动平板车的工作需要从电缆沟的电缆中获得电能,工作时需要与电缆进行连接,现有技术中未有相关结构能够同时满足电动平板车沿电缆沟延伸方向的行驶以及过往车辆跨越电缆沟的安全平稳行驶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行走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同时满足电动平板车工作时与电缆沟中电缆进行连接以及电缆沟上方车辆行驶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电动平板车的行走系统,其包括地面系统、在所述地面系统上开设的电缆沟和过桥盖板;所述电缆沟内铺设有电缆导电条,所述过桥盖板铺设于所述电缆沟上方且通过铰接轴可翻转地固定于所述地面系统;所述铰接轴为横截面呈圆弧状的条形件,铰接轴的侧面为曲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平板车的行走系统,其通过电缆沟上设置若干过桥盖板,若干过桥盖板之间为相互独立设置,使用时可将所需位置的过桥盖板掀开,使其进入工作状态,以从电缆沟中所铺设的电缆导电条中获得电能;不使用时,所述过桥盖板为非工作状态,即为闭合状态,所述过桥盖板对所述电缆沟进行铺盖,同时所述铰接轴为横截面呈圆弧状的条形件,圆滑不带棱角,不影响电缆沟上方过往车辆的行驶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系统包括电缆沟周围的水泥基础以及水泥基础表面的预埋件,水泥基础以及预埋件的设置,有助于对电缆沟的结构进行加固,有效提高过桥盖板与地面连接的结构稳定性,以避免由于过往重型汽车的压力而受到破坏;所述预埋件为金属件,所述铰接轴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预埋件上,金属焊接能够有效提高固定连接的牢固性,有效减少上方汽车行驶对结构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轴圆弧的弧度不小于180度;所述过桥盖板上开设有一条形通孔,所述过桥盖板通过所述条形通孔套设在所述铰接轴上。此设置保证所述过桥盖板能够绕铰接轴掀开的角度足够满足工作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过桥盖板包括固定连接的盖板本体和铰接件,所述盖板本体位于所述铰接轴外侧,所述铰接件位于所述铰接轴内侧,铰接件的底部具有弧面;所述条形开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铰接轴的长度。所述铰接件底部具有弧面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所述过桥盖板翻转时与所述预埋件以及所述铰接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过桥盖板还包括有斜板,所述斜板两侧分别与所述铰接轴以及预埋件焊接固定,所述斜板用于作为所述铰接轴和所述预埋件的衔接,能够有效解决所述铰接轴与预埋件之间的高度差,使过渡平顺,进一步减少对过往车辆行驶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过桥盖板为钢材质,其强度高,载重大,能够承受重型汽车经过时产生的压力,以避免对电缆沟内结构造成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