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的软包铝塑膜封装性能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382.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3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方园;张芳;邱翠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5 | 分类号: | G01R31/55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2011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软包铝塑膜 封装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软包铝塑膜封装性能的检测装置,包括:上测试夹头、下测试夹头、线路切换开关、电流表、LED灯和电源。通过线路切换开关切换两条线路,接通电流表和锂电池时,可以实现电流测试,如果有电流,说明电池封装异常。通过此模式可以在线对锂电池进行全数封装情况的判断检测。接通电源和锂电池时,对挑选出来的封装异常的电池提供外接电源的作用,加速电池内腐蚀,实现封装异常处的快速定位,为后续封装工艺提供改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软包铝塑膜封装性能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铝塑膜作为锂离子电池重要的封装材料,其密封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常规铝塑膜一般由尼龙、铝箔、聚丙烯三层结构组成,其中聚丙烯层与电解液直接接触,其封装后的完整性对铝箔层起到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在锂离子电池的制作工序中,热封工序一般是高温封头使聚丙烯熔融,同时施加压力将铝塑膜袋子进行密封,在此过程中存在封边处聚丙烯层破裂,铝箔层直接接触电解液的风险,一旦负极极耳与铝箔层接触,在整个锂离子电池中形成电子通路以及离子通路,必定会造成电池内腐蚀,给后续电池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软包铝塑膜封装性能的检测装置,可以实现铝塑膜封装情况的快速检测。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的软包铝塑膜封装性能的检测装置,包括:上测试夹头、下测试夹头、线路切换开关、电流表、LED(发光二极管)灯和电源,其中,
所述下测试夹头夹住锂电池的负极片,
所述上测试夹头夹住锂电池的铝塑膜封边,并将连接所述上测试夹头一侧的金属部位的刺针穿过铝塑膜封边与铝箔层接触,同时刺针接触所述上测试夹头另一侧的金属部位;
所述下测试夹头通过引线连接所述LED灯的阴极;所述LED灯的阳极通过所述电流表连接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第一动触头;
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动触头,负极连接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第二动触头;
所述线路切换开关的静触头通过引线连接所述上测试夹头。
优选的,还包括:
信号线,以及
通过所述信号线连接所述电流表,用以存储和统计测量数据的显示存储装置。
优选的,所述刺针的长度为2mm-5mm。
优选的,所述刺针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效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准确定位聚丙烯发生破损的位置,对铝塑膜封装情况的快速全数检测,极大地降低了锂离子电池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为后续生产过程中工艺的调整提供了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的软包铝塑膜封装性能的检测装置;
图2为电池测试示意图;
图3为电池测试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的软包铝塑膜封装性能的检测装置,包括:上测试夹头1、下测试夹头2、线路切换开关3、电流表4、LED灯5、电源6、信号线7和显示存储装置8。
请参阅图2,下测试夹头2夹住锂电池的负极片,上测试夹头1带有一个导电性良好且锋利的刺针11,刺针11连接上测试夹头1一侧的金属部位。本实施例中,刺针11的长度为2mm-5mm。刺针11由硬度高且顶端锋利的不锈钢等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