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竖缝连接节点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543.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宋星见;谭园;贾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6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刘秋芳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承重墙 连接 节点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竖缝连接节点构造,包括预制叠合剪力墙和现浇承重墙,两者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预制叠合剪力墙边缘的桁架钢筋处设置防水板,所述防水板沿该列桁架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预制叠合剪力墙与现浇承重墙的结合面处设置“几”字形隔离防水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重墙的边缘构件(桁架钢筋)与非承重墙之间设置拉缝装置,拉缝装置依桁架钢筋为背衬,非承重墙中间空腔可填充减重材料或混凝土层,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防水方面,在施工时候粘贴”几“字形防水隔离件,一方面增加了水的流通路径,第二方面把承重墙与非承重进行隔开,方便施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竖缝连接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设计中,不可能把一片剪力墙做的很大,剪力墙越大,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吸收的能量越大,容易造成自身的破坏。所以在结构设计中,必然存在承重墙与承重墙的连接和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的连接,承重墙与非承重墙连接需设拉缝装置,以避免墙体抗震等级低率先在外荷载的作用下破坏。
另外,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双面叠合墙体作为外墙,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之间存在竖向和水平缝。而缝隙的防水成为装配式建筑的一大难题,传统现浇混凝土中,承重墙与非承重主要依靠自身的结构防水,防水效果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性能好、防水效果好的用于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竖缝连接节点构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承重墙与非承重墙竖缝连接节点构造,包括非承重预制叠合剪力墙和现浇承重墙,两者相连接,所述预制叠合剪力墙包括内叶板、外叶板、现浇中间层,所述内叶板与外叶板之间通过桁架钢筋相连,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预制叠合剪力墙边缘的桁架钢筋处设置防水板,所述防水板沿该列桁架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预制叠合剪力墙与现浇承重墙的结合面处设置“几”字形隔离防水件,防水件与柔性件一起形成拉缝装置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几”字形隔离防水件包括内防水隔离板和外防水隔离板,两者均呈“Z”字形状或“L”形状。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板与桁架钢筋固定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Z”字形状或“L”形状的外防水隔离板分别与防水板、外叶板内侧面、外叶板边缘侧壁紧贴,所述“Z”字形状或“L”形状的内防水隔离板分别与防水板、内叶板内侧面、内叶板边缘侧壁紧贴,两防水隔离板接触面紧贴,构成“几”字形。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板的两端分别预埋在内叶板与外叶板之中。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板为XPS防水板,其与桁架钢筋绑扎固定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现浇承重墙为现浇混凝土层。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板为柔性板。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承重墙的边缘构件与非承重墙之间设置拉缝装置,拉缝装置依桁架钢筋为背衬,非承重墙中间空腔可填充减重材料或混凝土层,结构简单,减轻结构的自重,节省工程造价。在防水方面,在施工时候粘贴”几“字形防水隔离件,一方面增加了水的流通路径,第二方面把承重墙与非承重进行隔开,提高结构的抗震等级,防止墙体的过度约束导致梁、柱的变形不能随地震波一起变形,导致的墙体开裂,严重时可能危害建筑物的安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几“字形防水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焊带组件及光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LED显示互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