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压头切换多功能伺服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786.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5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彦;陈荣;肖侯军;熊厚福;卢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吴志鸿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头 切换 多功能 伺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压头切换多功能伺服压机,包括工作台、工件固定组件、自动上料组件、压头双切组件和压装驱动组件,工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自动上料组件设置在工件固定组件的一侧上,压头双切组件活动设置在自动上料组件和工件固定组件的上方,压装驱动组件驱动压头双切组件上下移动;压头双切组件包括压头切换控制组件、第一压头安装座、第二压头安装座、轴承压头和铆接压头,第一压头安装座的第一端和第二压头安装座的第一端分别与压头切换控制组件连接,第一压头安装座的第二端与轴承压头连接,第二压头安装座的第二端与铆接压头连接,铆接压头包括侧铆压头和/或端铆压头。本实用新型集压装和铆接于一体,能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压头切换多功能伺服压机。
背景技术
伺服压机是一种新型压力机,取代以前广泛使用的油压机,特别是现在汽车零配件装配行业,伺服压机得到推广使用。目前,通过对国内伺服压机各大生产厂家及汽车零配件厂的实地考察,发现目前伺服压机的功能单一,一般只能执行压装作业。在汽车零件的装配生产过程中,在压装轴承后还需要对轴承进行铆接。现有技术中,汽车零件在压力机上压装轴承后,需要转移到铆接机进行铆接,在转移和重新定位过程中会浪费较多的时间,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压装和铆接于一体的双压头切换多功能伺服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压头切换多功能伺服压机,包括工作台、工件固定组件、自动上料组件、压头双切组件和压装驱动组件,工件固定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自动上料组件设置在工件固定组件的一侧上,压头双切组件活动设置在自动上料组件和工件固定组件的上方,压装驱动组件驱动压头双切组件上下移动;压头双切组件包括压头切换控制组件、第一压头安装座、第二压头安装座、轴承压头和铆接压头,第一压头安装座的第一端和第二压头安装座的第一端分别与压头切换控制组件连接,第一压头安装座的第二端与轴承压头连接,第二压头安装座的第二端与铆接压头连接,铆接压头包括侧铆压头和/或端铆压头。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轴承压头和铆接压头,并通过压头切换控制组件自动切换合适的压头,使得工件能在同一工序中进行轴承的压装和铆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达到预定的生产节拍;通过设置侧铆压头和端铆压头,能根据工件的铆合要求选择适当的压头,设备兼容性高。
进一步的方案是,侧铆压头包括外压件和内芯轴,外压件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二压头安装座和内芯轴的第一端连接,外压件能在其轴向上相对内芯轴来回移动,外压件的第二端上环向设置有多个压轮,内芯轴的第二端环向铰接有多个侧铆头,压轮与侧铆头抵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端铆压头包括外套件和定心轴,外套件的第一端与第二压头安装座连接,外套件的第二端与定心轴的第一端连接,外套件能在其轴向上相对定心轴来回移动,外套件的第二端端部上环向设置有多个铆接部。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动上料组件包括料筒、平推组件和升降组件,平推组件包括平移驱动组件和平移座,平移驱动组件驱动平移座向工件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料筒的出料端设置在平移座上,平移座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升降杆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避让孔内。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平推组件实现轴承从料筒内自动脱离,通过设置升降组件顶升轴承,将轴承放置在轴承压头内,实现自动上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动上料组件还包括轴承安装座和支撑座,支撑座设置在轴承安装座上,平推组件设置在支撑座的下侧,料筒设置在支撑座的上侧,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料筒的出料端贯穿第二避让孔并与平移座邻接;平移座上设置有料槽,第一避让孔设置在料槽的第一端,第一避让孔与第二避让孔对应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料筒内设有导料杆和限位块,导料杆沿料筒的轴向方向设置,导料杆与料筒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置物腔,限位块套设在导料杆的上部并分别与料筒和导料杆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碱度快速滴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真空吸塑机的全自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