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跑步机的配合间隙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814.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6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任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任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2/02 | 分类号: | A63B2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跑步 配合 间隙 调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跑步机的配合间隙调节结构,包括跑台支架,所述跑台支架的顶部左右两边均扣设有边条踏板,所述跑台支架的后端两边均扣设有后护脚,所述后护脚的顶部前端面与边条踏板的后端面之间形成配合间隙,所述跑台支架的后端设置有能够前后伸缩的可调顶压机构,所述可调顶压机构顶住后护脚的底部前端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调顶压机构的前后伸缩,调节可调顶压机构施加于后护脚底部前端面上的力大小,实现对后护脚的受力平衡,最终控制后护脚和边条踏板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大小及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跑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跑步机的配合间隙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跑步机(包含行走机)的后护脚与边条踏板的配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后护脚外包住边条踏板,另一种是两者平行对齐。对齐的方式较为美观,但是后护脚固定之后,由于工件加工误差或相互配合处受力不平衡,后护脚与边条踏板相互配合很难对得平整,二者之间容易产生缝隙过大、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步机的配合间隙调节结构,它能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跑步机的配合间隙调节结构,包括跑台支架,所述跑台支架的顶部左右两边均扣设有边条踏板,所述跑台支架的后端两边均扣设有后护脚,所述后护脚的顶部前端面与边条踏板的后端面之间形成配合间隙,所述跑台支架的后端设置有能够前后伸缩的可调顶压机构,所述可调顶压机构顶住后护脚的底部前端面。
优选地,所述可调顶压机构包含支撑架、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纵向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母紧靠于支撑架的后侧面,所述螺杆的前端依次穿过调节螺母的螺纹孔和支撑架的第一纵向螺纹孔,所述螺杆的外螺纹分别与调节螺母的内螺纹、支撑架的内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的后端顶住后护脚的底部前端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呈L形,所述纵向螺纹孔开设于支撑架的竖板上,所述支撑架的横板与跑台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跑台支架的后端开设有第二纵向螺纹孔,所述后护脚开设有纵向沉头孔,所述后护脚经螺栓依次穿入纵向沉头孔、第二纵向螺纹孔固定于跑台支架的后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纵向沉头孔的开口处扣设有装饰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可调顶压机构的前后伸缩,调节可调顶压机构施加于后护脚底部前端面上的力大小,通过杠杆原理实现对后护脚的受力平衡,最终控制后护脚和边条踏板之间的配合间隙的大小及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后护脚处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图2中后护脚处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图2中后护脚处的内部结构右视图。
图5为图2中后护脚处的内部结构仰视图。
图中标记:100、跑台支架;101、配合间隙;110、边条踏板;120、后护脚;121、纵向沉头孔;130、可调顶压机构;131、支撑架;1311、第一纵向螺纹孔;132、螺杆;133、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任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任和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泌尿外科护理用导尿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个性化肋骨置换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