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拉防撞型抗震伸缩缝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1930.4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6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袁万城;何沁洲;党新志;贺金海;杨肖;吴慧芳;陈晓鸿;王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广东保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李耀霞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拉防撞型 抗震 伸缩缝 | ||
本申请属于土木工程、抗震领域,提供一种抗拉防撞型抗震伸缩缝,包括型钢伸缩缝本体与位移控制器,还包括预埋钢筋、预埋钢板、连接钢筋等;所述型钢伸缩缝本体,包括异型钢边梁、止水橡胶条、锚固钢筋;所述位移控制器,包括拉压杆、位移箱、拉索锚箱、限位拉索、橡胶垫座、拉索锚头等。位移控制器的位移箱内设置拉压杆,拉压杆可相对位移箱轴向滑动,并具备较好的转动能力;拉压杆两端通过限位拉索与位移箱连接,桥梁正常运营使用阶段的限位拉索处于松弛状态,当伸缩缝两侧梁体位移小于或者大于某设定值后,限位拉索受力拉紧,约束伸缩缝两侧梁体位移,可有效防止梁体相向碰撞与过大背向变位,避免伸缩缝处碰撞损伤与落梁灾害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土木工程、抗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抗拉防撞型抗震伸缩缝。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影响极大的自然灾害,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财富更加聚集,地震灾害的敏感性、破坏性、复杂性愈发突出。21世纪以来,国内外地震灾害频发,其中8级以上地震达4次。地震中许多桥梁发生了倒塌或者严重破坏,切断了震区的交通路线,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灾害表明,桥梁上部结构的典型破坏形态有:落梁震害、伸缩缝处撞击损伤、桥面铺装以及伸缩缝变位损伤。其中落梁震害破坏性最大、修复最为困难,会导致整个交通的瘫痪,给灾后的救灾以及抢修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伸缩缝处撞击、变位损伤发生频次高、不利于结构在震后快速恢复,严重影响结构的可恢复功能,而且,伸缩缝处撞击、变位损伤会加剧落梁灾害的发生。
传统桥梁伸缩缝一般能较好的适应桥梁正常使用的伸缩要求,但是缺乏有效的位移约束装置,不能满足地震下的抗拉防撞要求。而针对上部结构的落梁与伸缩缝撞击、变位损伤,目前的主要解决办法是在桥梁结构的伸缩缝位置处如采用钢板限位装置、预应力钢棒连接装置或安装独立的防碰撞以及抗拉装置,这些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上部结构的落梁与伸缩缝撞击、变位损伤,但是存在力学本构关系不清晰、传力不可靠、设计与施工复杂,影响桥梁结构的美观性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拉防撞型抗震伸缩缝,该抗拉防撞型抗震伸缩缝本构关系清晰、传力明确可靠、设计施工方便的抗拉防撞型抗震伸缩缝,该装置能有效限制桥梁伸缩缝的变形范围,约束伸缩缝两侧梁体位移,可有效防止梁体相向碰撞与过大背向变位,避免伸缩缝处碰撞损伤与落梁灾害的发生,保证结构的可恢复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拉防撞型抗震伸缩缝,包括型钢伸缩缝本体、位移控制器、预埋钢筋、预埋钢板、连接钢筋、钢纤维混凝土。其中,型钢伸缩缝本体包括异型钢边梁、止水橡胶条、锚固钢筋;位移控制器包括拉压杆、位移箱、拉索锚箱、限位拉索、橡胶垫座、拉索锚头、缓冲弹簧、剪力钉。
桥梁伸缩缝两侧的梁体内预留伸缩缝构件的安装槽,安装槽内由下向上依次设置预埋钢筋以及预埋钢板;异型钢边梁设置于桥梁伸缩缝两侧,并通过锚固钢筋与梁体连接,通过连接钢筋与预埋钢板连接;止水橡胶条嵌固在异型钢边梁内侧。
位移控制器的位移箱上端与型钢伸缩缝本体的异型钢边梁焊接,其下端与预埋钢板焊接。位移箱两端的外侧壁上各焊接有一组拉索锚箱,每组拉索锚箱包括两个拉索锚箱,两个拉索锚箱分别对称设置于位移箱相对的两侧壁上,拉索锚箱均为封闭腔体,拉索锚箱与位移箱的连接处均开设有索孔;拉压杆设置于位移箱内部,其两端分别开设一个横向贯穿拉压杆的连接孔,一根限位拉索穿过一个连接孔;限位拉索的两端穿过连接孔后分别通过两侧的索孔进入相应的拉索锚箱,并在限位拉索的末端依次设置缓冲弹簧和拉索锚头,以避免限位拉索受拉时沿索孔滑出拉索锚箱,所述拉索锚头夹紧并固定在限位拉索端部,缓冲弹簧设置于拉索锚头与位移箱侧壁之间,限位拉索穿过缓冲弹簧并可以发生相对滑动;位移箱内还设置有橡胶垫座,拉压杆位于橡胶垫座内侧,两者受压接触连接,橡胶垫座与拉压杆形成良好的受压接触,可以保证拉压杆可相对位移箱轴向滑动,并具备较好的转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广东保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广东保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19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渣罐的承载平台
- 下一篇:一种干馏循环流化床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