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2360.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麦荣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光宇玻纤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9/10;B65H7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圣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8 | 代理人: | 王振佳 |
地址: | 0663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机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张紧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轴承,所述电机的右端与一号轴承的左端活动安装有收卷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通过设置张紧装置,从而可以调节线的宽松程度,可以提高纺织的质量,通过在导轮前后两端设置有固定块,从而能够防止纺织线脱离导轮,通过设置收卷装置,从而可以对卷线轴的长度的进行有效调节,便于卷线轴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的更新,我国各个行业都蓬勃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随着纺织品的需求量大大提高,所以在纺织品加工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机械化设备来取代人工,使得生产效率大大增加,导纱装置作为纺织机械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在纱布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现有的导纱装置不能根据纺织线的松散程度进行调整,使得纺织线容易散落,且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卷线轴的长度,大大影响了纺织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张紧装置,所述底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轴承,所述电机的右端与一号轴承的左端活动安装有收卷装置。
优选的,所述张紧装置的主要结构有防护箱、转动杆、往复丝杠、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和滑槽,所述防护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端,所述防护箱的右端穿插连接有转动杆,所述防护箱内上壁固定连接有二号轴承,所述二号轴承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的外部套有螺套。
优选的,所述往复丝杠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的上端右部啮合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二号锥齿轮的右端与转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箱的左端设置有滑槽,所述螺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穿过滑槽伸长至防护箱外部,所述滑杆的下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右端下部固定连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所述收卷装置的主要结构有卷线轴、螺纹杆、螺母、圆盘和固定架,所述卷线轴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卷线轴的左右两端外部套有圆盘。
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外侧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螺纹杆与固定架穿插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两个螺母分别位于固定架的内侧和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张紧装置,通过转动转动杆,带动一号锥齿轮转动,从而一号锥齿轮带动二号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往复丝杠上的螺母可以上下移动,螺母的一端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下端设置有导轮,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线的宽松程度,从而可以提高纺织的质量,通过在导轮前后两端设置有固定块,从而能够防止纺织线脱离导轮,通过设置收卷装置,通过推动圆盘的位置,然后通过螺母固定,从而可以对卷线轴的长度的进行有效调节,便于卷线轴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机械导纱装置的张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光宇玻纤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光宇玻纤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2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
- 下一篇:纳米碳发热膜网印张力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