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起升高度用轻量化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3539.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0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任路路;刘富利;周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12 | 分类号: | B66D1/12;B66D1/26;B66C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张鹏辉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高 度用轻 量化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起升高度用轻量化小车,包括第一卷筒组、第二卷筒组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反向绕设在第一卷筒组和第二卷筒组上,钢丝绳的底端连接有吊钩组;大起升高度用轻量化小车还包括驱动第一卷筒组的第一电机和驱动第二卷筒组的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同型号电机,分别连接有减速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电机+双减速机的结构,与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485168.2中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在同等吨位下,电机与减速机型号均较小,均为各厂家标准电机和减速机,成本更低,且二者采用直连结构,传动环节更少,传动效率高,可控故障点就更少,且小车轨距及宽度较小,运输成本也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起升高度用轻量化小车。
背景技术
现有室内(外)用轻量化桥式起重机小车,普遍采用单电机+单减速机+单卷筒+单吊钩起升机构的布置型式,完全可以满足常规场合的使用,而一些特殊场合,要求起升高度较大时,此结构型式布置显得较为乏力,通常解决办法为:加大卷筒直径、减小钢丝绳直径、采用折线卷筒等,但在起升高度H≥50m时,依然存在卷筒过长、加工制造困难、制作成本翻倍增加、钢丝绳偏角较大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提出一种大起升高度用轻量化小车,以适应大起升高度的轻量化桥机的设计。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485168.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超高扬程起重机起升机构,包括电动机、与电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制动器、与制动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的减速器、两个轴线平行的卷筒,所述卷筒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齿轮与其中一个卷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为直交轴减速器,所述电动机轴线与卷筒轴线垂直分布,直交轴减速器包括平行于卷筒轴线的输出轴和平行于电动机轴线的输入轴,减速器、制动器和电动机从前往后沿电动机轴线依次分布于两个卷筒的轴向的同一侧。所述卷筒的远离减速器的一端设有高度起重量综合显示仪。所述各卷筒的远离减速器的一端设有安全制动器。所述卷筒为双折线绳槽卷筒,所述双折线绳槽卷筒包括沿轴线交替分布的双折线绳槽和阶梯挡环。
此技术方案采用一个电机+一个直交轴减速机配合两个折线卷筒,且驱动机构均布置在减速机侧面,卷筒越长,小车轨距及宽度就越大,会增加后期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起升高度用轻量化小车,以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起升高度用轻量化小车,包括第一卷筒组、第二卷筒组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反向绕设在第一卷筒组和第二卷筒组上,钢丝绳的底端连接有吊钩组;大起升高度用轻量化小车还包括驱动第一卷筒组的第一电机和驱动第二卷筒组的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为同型号电机,分别连接有减速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出轴与第一卷筒组和第二卷筒组轴线平行,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卷筒组的下端,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卷筒组的上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连接平行轴减速机。
优选的,所述平行轴减速机与第一卷筒组和第二卷筒组分别通过空心轴套装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卷筒组和第二卷筒组均单层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电机+双减速机的结构,与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485168.2中公开的技术方案相比,在同等吨位下,电机与减速机型号均较小,均为各厂家标准电机和减速机,成本更低,且二者采用直连结构,传动环节更少,传动效率高,可控故障点就更少,且小车轨距及宽度较小,运输成本也较低。
2、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和卷筒通过空心轴套装连接,因此不需要安全制动器,在保证安全性情况下,相对于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485168.2的技术方案,可以极大的节省成本。
3、本实用新型采用常规单层缠绕卷筒,加工简易,生产成本低,单层缠绕,可以减少乱绳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3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缆绕线装置
- 下一篇:用于前罩防冰活门电磁阀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