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池沉淀物的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4159.6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8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童相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10 | 分类号: | A01K6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池 沉淀物 清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池沉淀物的清洁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移动行走装置、设于内壳体内的总控制器和电泵,贯穿内壳体的抽水管,与抽水管的一端连接的出水管,与抽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的进水管,与进水管相连接的吸板,设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进出水装置;电泵与抽水管联通;总控制器分别与移动行走装置和电泵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清洗池底的沉淀物,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清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需人工参与,清洗效率高,自动清洗水池的用于水池沉淀物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中大棚养殖因其周期短,效益高,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养殖过程中饵料的投放、养殖的鱼类或其他水产的排泄、水中杂质等会在养殖池的池壁及池底中沉积,导致养殖池内有害细菌的滋生,水质的恶化,养殖水产易患病。养殖水池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对养殖池进行彻底的清洗,现在最常用的办法是人工对池底、池壁进行清洗。这种方式不但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清理养殖水池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劳动强度大,清理养殖池效果差,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需人工参与,清洗效率高,自动清洗水池的用于水池沉淀物的清洁装置。
一种用于水池沉淀物的清洁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移动行走装置、设于内壳体内的总控制器和电泵,贯穿内壳体的抽水管,与抽水管的一端连接的出水管,与抽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的进水管,与进水管相连接的吸板,设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进出水装置;电泵与抽水管联通;总控制器分别与移动行走装置和电泵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出水装置实现下沉与上浮,总控制器控制移动行走装置工作,使本实用新型游走与整个水池底部,通过吸板吸收池底的沉淀物,沉淀物通过进水管和抽水管,从出水管排出到池外。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行走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行走轮和转向轮;行走轮和转向轮均位于外壳体下表面,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位于内壳体内;第一电机与行走轮连接,第二电机与转向轮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总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出水装置包括储水仓,储气仓,空气压缩机和抽水泵;空气压缩机和抽水泵均与总控制器电连接;实现清洁装置的上浮和下沉。
作为优选,行走轮和转向轮上均设有减震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吸板的下表面上设有毛刷;能够去除粘附在池底的沉淀物。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仓上设有进水阀和出水阀。
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外壳体外周面上的若干个压力传感器;各个压力传感器均与总控制器电连接。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清洗池底的沉淀物,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系统框图。
图中:内壳体1、外壳体2、移动行走装置3、总控制器4、电泵5、抽水管6、出水管7、进水管8、吸板9、进出水装置10、压力传感器11、第一电机31、第二电机32、行走轮33、转向轮34、储水仓101、储气仓102、空气压缩机103、抽水泵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4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