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液加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4377.X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6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侍守闯;方燕华;刘强;刘利平;何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7/02 | 分类号: | B67D7/02;B67D7/06;B67D7/7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液 加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液加注装置,涉及汽车加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桶体和引流件,所述桶体包括注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桶体的底部,所述注入口位于所述出口的上方,所述引流件设于所述桶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出口的上方,所述引流件相对所述桶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引流件远离所述桶体的一端处于闭合状态或高于所述桶体内的冷却液液面,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引流件远离所述桶体的一端处于打开状态且低于所述桶体内的冷却液液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液加注装置,通过一次性添加冷却液,可以完成冷却液的加注,多余的冷却液可以从桶体排出,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加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液加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随着行驶时间的加长,发动机温度会逐渐慢慢升高,当温度达到特定的值后,发动机的冷却风扇会启动,帮助发动机慢慢降温,周而复始,从而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其中,帮助发动机降温的介质就是发动机冷却液,也称防冻液。在前期开发汽车的过程中,由于经常需要更换部件或者在汽车水路内安装传感器等,导致需要更换冷却液,在加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放完冷却液重新加注时,管路内的空气必须排空以防止水路产生气阻和冷却液加注量不足。
目前传统的加注方式一般是从汽车水箱(Radiator)上方的冷却液加注口处倒入一定量的冷却液,最多到与加注口齐平的位置,然后再回到车内踩油门拉高发动机的转速,使冷却系统大循环尽快打开,水路循环一段时间后,空气会从冷却液加注口慢慢排出,同时加注口的液面下降,这个过程需要根据加注口的液面高度重复多次补充冷却液,直至液面不再下降。这种方式的缺点也较明显,如下:1、需多次添加冷却液,单次加注多则会溢出;2、需两人同时协作,一人在车内踩油门,一人观察液面以及时补充;3、存在未及时添加冷却液导致水路缺水,冷却不足,甚至损害发动机。另一种常用的方式适用于大型加注机抽真空后加注,适用于汽车生产线上,这种加注方式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大型加注机设备复杂且不便移动,在汽车外出试验时往往无法使用,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现有技术中,已有可以快速排完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的空气,并将防冻液快速的加注到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的装置,以减少人工加注时间,提高加注效率,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5174184B中公开的发动机防冻液加注设备及加注方法,其加注设备包括设置于加注台架上的防冻液加注桶,与防冻液加注桶连接的用于将防冻液加注至发动机内的一电动油泵,连接于电动油泵与发动机之间的用于向发动机注入防冻液的加注管路,连接于发动机与防冻液加注桶之间的用于向防冻液加注桶回流防冻液排除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空气的回流管路,以及用于检测发动机冷却系统内空气是否排尽的检测装置。本加注装置可以使得使发动机冷却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加满防冻液,可有效地保证生产现场环境不会被遗洒的防冻液腐蚀污染,节省人工加注防冻液维修工时,降低人工加注防冻液维修成本。
CN105174184B中公开的发动机防冻液加注设备虽然解决了目前的问题,然而结构还是相对复杂,不方便携带,且制作成本也相对较高,另外使用过程需要电源,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通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液加注装置,通过一次性添加冷却液,可以完成冷却液的加注,多余的冷却液可以从桶体排出,通用性强。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桶体,其包括注入口和出口,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桶体的底部,所述注入口位于所述出口的上方;
引流件,其设于所述桶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出口的上方,所述引流件相对所述桶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引流件远离所述桶体的一端处于闭合状态或高于所述桶体内的冷却液液面,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引流件远离所述桶体的一端处于打开状态且低于所述桶体内的冷却液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4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