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动箱飞轮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5565.4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3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季必宽;李春明;季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金鼎变速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026 | 分类号: | F16M1/026;F02B6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212144 江苏省镇江市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动箱 飞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动箱飞轮壳,涉及分动箱技术领域,包括分动箱主体和固定在分动箱主体一侧的飞轮壳,飞轮壳包括与分动箱主体固定的飞轮壳固定板和固定在飞轮壳固定板一侧的飞轮壳侧壁,飞轮壳侧壁的内侧镶嵌有若干连接板凹槽,连接板凹槽的侧面镶嵌有两个磁铁,连接板凹槽的侧面还铰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设置在两个磁铁之间,连接板侧面贯穿有第一内螺纹孔,飞轮壳侧壁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板可以与较小的发动机进行连接固定,而且还不用单独更换飞轮壳,降低了更换并使用发动机所需要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动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动箱飞轮壳。
背景技术
因分动箱飞轮壳是与发动机连接的,连接的发动机大小不一样,飞轮壳的尺寸就不一样,更换不同大小的飞轮壳较麻烦,影响分动箱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分动箱飞轮壳,在不更换飞轮壳的情况下,使当前的飞轮壳可以与较小的发动机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分动箱飞轮壳,包括分动箱主体和固定在所述分动箱主体一侧的飞轮壳,所述飞轮壳包括与所述分动箱主体固定的飞轮壳固定板和固定在所述飞轮壳固定板一侧的飞轮壳侧壁,所述飞轮壳侧壁的内侧镶嵌有若干连接板凹槽,所述连接板凹槽的侧面镶嵌有两个磁铁,所述连接板凹槽的侧面还铰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设置在两个所述磁铁之间,所述连接板侧面贯穿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飞轮壳侧壁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凹槽设置有四个,且它们两两对称的设置在所述飞轮壳侧壁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铰接角度为0度~180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铁板,所述磁铁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分动箱主体通过所述飞轮壳与发动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分动箱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从动齿轮固定板和设置在所述从动齿轮固定板侧面的从动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板可以与较小的发动机进行连接固定,而且还不用单独更换飞轮壳,降低了更换并使用发动机所需要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动箱主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从动齿轮固定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飞轮壳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飞轮壳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飞轮壳侧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从动齿轮固定板,2-从动齿轮,3-分动箱主体,4-连接板,5-第一内螺纹孔,6-飞轮壳固定板,7-连接板凹槽,8-磁铁,9-飞轮壳侧壁,10-第二内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动箱飞轮壳,包括分动箱主体3和固定在分动箱主体3一侧的飞轮壳,飞轮壳包括与分动箱主体3固定的飞轮壳固定板6和固定在飞轮壳固定板6一侧的飞轮壳侧壁9,飞轮壳侧壁9的内侧镶嵌有若干连接板凹槽7,连接板凹槽7的侧面镶嵌有两个磁铁8,连接板凹槽7的侧面还铰接有连接板4,且连接板4设置在两个磁铁8之间,连接板4侧面贯穿有第一内螺纹孔5,飞轮壳侧壁9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金鼎变速箱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金鼎变速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5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