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解炉污泥进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5750.3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汪宁;葛海根;瞿建昌;刘仁才;吴井波;周静涛;王翌帆;胡杨健;杜兴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D7/02;F23G7/00;F23G5/02;F23G5/4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解 污泥 进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解炉污泥进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内管,所述输送内管的一端为高压污泥进口,在所述输送内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分解炉炉膛内的高压气管,所述高压气管上靠近炉膛入口处设有将入口处高压污泥打散的高压气体分流盘。本实用新型分解炉污泥进口结构,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出现污泥板结的现象,能有效、安全的对污泥进行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保证整个系统的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解炉污泥进口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泥窑协同处理污泥系统中,污泥日分解炉的接口处,由于污泥本身的特性,及分解炉内温度较高的原因,入口处的污泥经常出现板结现象,导致污泥燃烧不充分,排放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出现污泥板结的现象,保证污泥充分燃烧的分解炉污泥进口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分解炉污泥进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内管,所述输送内管的一端为高压污泥进口,在所述输送内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分解炉炉膛内的高压气管,所述高压气管上靠近炉膛入口处设有将入口处高压污泥打散的高压气体分流盘。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高压气管朝向污泥进出口一侧伸出所述输送内管一定距离,并延伸至所述分解炉炉膛内侧,所述高压气体分流盘呈锥形布置在所述输送内管与所述高压气管之间。
所述高压气体分流盘一端连接在所述输送内管端部,另一端向炉膛方向延伸连接至所述高压气管上。
所述高压气体分流盘上设有多个间隔通气孔。
所述高压气管上靠近高压污泥进口一端设有高压气体进口。
所述高压气管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分解炉炉膛内的低压气管。
所述输送内管、高压气管和低压气管由内至外设置且同轴布置。
所述低压气管的内侧壁与所述高压气管的外侧壁之间设有低压气体分流盘。
所述低压气体分流盘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分解炉污泥进口结构,结构简单,可有效避免出现污泥板结的现象,保证污泥充分燃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炉污泥进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输送内管,11、高压污泥进口,2、高压气管,21、高压气体进口,3、低压气管,31、低压气管进口,4、污泥进出口,5、高压气体分流盘,6、低压气体分流盘,7、分解炉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这种分解炉污泥进口结构,如图1中所示,包括输送内管1,输送内管1的一端为高压污泥进口11,连接柱塞泵挤压污泥进入高压污泥进口11。在输送内管1的外侧壁上设有连通至分解炉炉膛7内的高压气管2,高压气管2上靠近炉膛入口处设有将入口处高压污泥打散的高压气体分流盘5。高压气管2内的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体分流盘5对污泥料流进行打散,使得污泥料流以蓬松的状态进入分解炉内,可有效避免出现污泥板结的现象,保证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57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熄焦红焦装入滑动罩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临床手术用麻醉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