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延迟时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5838.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8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洲;王晓;刘杨超;张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G01M11/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唐锡娇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电子 后视镜 系统 延迟时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延迟时间的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辆上且具有摄像头、摄像头控制器、显示屏控制器和显示屏的电子外后视镜系统,摄像头与摄像头控制器电连接,摄像头控制器与显示屏控制器电连接,显示屏控制器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毫秒级计时器、相机和能将显示屏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进行矫正显示的画面矫正器,毫秒级计时器设置在摄像头后方,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位于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相机设置在摄像头的一侧,所述画面矫正器设置在显示屏的一侧,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和画面矫正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都位于相机的视野范围内。其结构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外后视镜系统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延迟时间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传感器及软件开发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电子外后视镜技术(摄像头+显示屏)已逐渐成为了各大国际汽车展会上的新宠儿,因其颠覆性的炫酷造型设计及多功能的实用特点(如解决用户看不清后视镜的痛点、降低整车风阻风噪、扩大行车视野范围等等),其俨然已开始成为了一种潮流趋势。
传统镜面外后视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无时间延迟。而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属于电气系统机构,包括摄像头、摄像头控制器、显示屏控制器和显示屏,摄像头与摄像头控制器电连接,摄像头控制器与显示屏控制器电连接,显示屏控制器与显示屏电连接,摄像头将采集到的后视影像传递至摄像头控制器中进行编码处理(如图像信号的转换等),摄像头控制器将已完成编码处理的信号传递至显示屏控制器中进行解码及合成,显示屏控制器将解码及合成后的信号传递至显示屏,最终在显示屏上显示后视影像。电子外后视镜系统有时间延迟,其延迟时间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摄像头捕捉(采集)后视影像时间、摄像头控制器处理后视影像时间、显示屏控制器处理后视影像时间以及显示屏成像显示时间。电子外后视镜系统的延迟时间长短直接决定用户获取后视影像的及时性及行车的安全性。2016年6月,UN/ECE(R46)修订后视镜相关法规,明确要求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延迟时间≤200ms,但其具体测试方式在法规中却并未明确指出和说明,这对于电子外后视镜技术的具体推广和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测试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延迟时间的装置,以对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延迟时间进行准确、可靠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试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延迟时间的装置,包括安装在车辆上且具有摄像头、摄像头控制器、显示屏控制器和显示屏的电子外后视镜系统,摄像头与摄像头控制器电连接,摄像头控制器与显示屏控制器电连接,显示屏控制器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毫秒级计时器、相机和能将显示屏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进行矫正显示的画面矫正器,毫秒级计时器设置在摄像头后方,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位于摄像头的视野范围内,摄像头能准确、清晰的采集到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相机设置在摄像头的一侧,所述画面矫正器设置在显示屏的一侧,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和画面矫正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都位于相机的视野范围内,相机能准确、清晰的拍摄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和画面矫正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
优选的,所述画面矫正器为平面镜,平面镜能将显示屏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进行镜面对称矫正显示,从而使相机获得更易于读取的计时时间正视画面。
摄像头采集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并通过显示屏显示,画面矫正器矫正显示;由于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存在时间延迟,因此,画面矫正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中的计时时间比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中的计时时间慢,相机同时拍摄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和画面矫正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利用同一画面拍摄结果同步的原理,从相机拍摄的照片中可得到毫秒级计时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中的计时时间T1和画面矫正器显示的计时时间画面中的计时时间T2,将T1与T2相减,得到差值△T,△T即为电子外后视镜系统延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5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