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5866.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08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殷忠鹏;顾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徐梦依 |
地址: | 2012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袋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垃圾袋,其包括垃圾袋本体和捏持部,所述捏持部固定于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外表面底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袋,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在倾倒垃圾时,人手可以捏持垃圾袋本体底部的捏持部将袋内的垃圾迅速倒出,其有效地避免了人手与垃圾袋外表面的油污或者细菌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袋。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垃圾分类要求居民生活垃圾干湿分离,湿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和园林垃圾,厨余垃圾有大量油脂。由于湿垃圾在回收后多作生物处理用于沼气发电,即便是可降解垃圾袋也不能与湿垃圾混在一起,这就要求居民在倒袋装厨余湿垃圾时必须将垃圾袋与垃圾分离。
因为塑料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氟乙烯,聚氯乙烯是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与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有很大的空隙,可以通过油分子。所以当使用塑料袋盛装厨余垃圾时,油分子可以通过塑料袋的聚氟乙烯分子间隙渗到塑料袋的外表面,人手在分离垃圾袋与垃圾的过程中易受污染,同时也不易将垃圾倾倒出来。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倒袋装湿垃圾时不易倾倒,且易污染双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袋,其包括垃圾袋本体和捏持部,所述捏持部固定于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外表面底部。
优选地,所述垃圾袋本体与所述捏持部一体成型。
优选地,折叠后的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捏持部配合的凹槽,捏持部位于折叠后的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底部,一个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底部与另一个所述垃圾袋的顶部通过切断线连接,且捏持部位于所述凹槽中。
优选地,多个首尾相接的所述垃圾袋本体卷起后形成垃圾卷。
优选地,所述捏持部的形状为矩形或半圆形。
优选地,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提手。
优选地,所述捏持部的中部设置有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垃圾袋,其包括垃圾袋本体和捏持部,其中,用户在倾倒垃圾时,可以捏持垃圾袋本体底部的捏持部将袋内的垃圾迅速倒出,这有效地避免了人手与垃圾袋外表面的油污或者细菌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以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垃圾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垃圾袋本体,2-捏持部,3-切断线,4-提手,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颢,未经顾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5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粪池出料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防止吹塑机膜内气漏出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