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十万吨干粉煤灰库存储库的风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8651.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5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明;王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环泰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16 | 分类号: | B65G53/16 |
代理公司: | 洛阳高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9 | 代理人: | 徐丰果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偃***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万 干粉 煤灰 库存 装置 | ||
一种十万吨干粉煤灰库存储库的风送装置,下料斗下方设置输料管,下料斗与输料管之间设置下料管,输料管的上端前部对称设置一对支架,支架一端均匀分布固定孔,一对支架之间的输料管上设置进风口,进风口内设置倾斜的进风管,进风口与进风管的外周之间设置密封圈,进风管一侧设置固定板,进风管的下方设置输料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一对支架连为一体,下料斗一侧设置风源,风源的出风口设置送风管,进风管的上端与送风管的末端之间设置软管;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扬尘现象,降低物料消耗,避免了环境污染,有益于工人的人体健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十万吨干粉煤灰库存储库的风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建材生产时,会使用大量的粉煤灰,一直以来都是依靠机动车从储存库输送至生产车间,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运输和倒料的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扬尘,浪费一部分的物料,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工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怎样避免粉煤灰在运输和倒运不会出现扬尘的现象,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十万吨干粉煤灰库存储库的风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十万吨干粉煤灰库存储库的风送装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扬尘现象,降低物料消耗,避免了环境污染,有益于工人的人体健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十万吨干粉煤灰库存储库的风送装置,是由:风源、送风管、输料管、软管、进风管、阀门、密封圈、支架、固定板、连接管、下料斗、下料管构成;下料斗下方设置输料管,下料斗与输料管之间设置下料管,输料管的上端前部对称设置一对支架,支架一端均匀分布固定孔,一对支架之间的输料管上设置进风口,进风口内设置倾斜的进风管,进风管的上端露出进风口,进风口与进风管的外周之间设置密封圈,进风管一侧设置固定板,进风管的下方设置输料管,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一对支架连为一体,下料斗一侧设置风源,风源的出风口设置送风管,进风管的上端与送风管的末端之间设置软管。
所述的送风管的末端设置阀门。
所述的送风管与下料斗的下端之间设置连接管,连接管上设置电磁阀。
所述的输料管上设置旋转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粉煤灰通过下料斗落入输料管内,风源通过送风管将输料管内的粉煤灰输送至生产车间,风源通过连接管向下料斗送入的气流能够将下料斗内堆积的粉煤灰吹散,避免粉煤灰在下料斗内堆积造成无法下料的情况发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进风管的角度,使输料管内的气流达到最大流速,避免粉煤灰在输料管内堆积,旋转阀保证了粉煤灰的正常输送,又防止粉煤灰被吹回下料斗;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扬尘现象,降低物料消耗,避免了环境污染,有益于工人的人体健康,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使用效果好,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风源1、送风管2、输料管3、软管4、进风管5、阀门6、密封圈7、支架8、固定板9、连接管10、下料斗11、下料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环泰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环泰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8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阳极炭块成型模具
- 下一篇:毛刷分布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