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平台用内走线防雨型可升降云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9109.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柏林;马炎超;刘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国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1 | 代理人: | 宁尚国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平台 用内走线 防雨 升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由升降云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平台用内走线防雨型可升降云台,包括固定装置、管状套筒A、管状套筒B、管状套筒C、管状套筒D、管状套筒底座、云台、升降柱以及移动平台;所述升降柱下端固定在移动平台上,所述升降柱上端与所述云台固定,用于带动所述云台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柱为竹节式结构且由一节固定柱和至少两节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套设在所述固定柱内部。本实用新型设备体积小,噪音低、结构紧凑、成本低、可靠性高,电源线内置的方式外观较好,且具备防雨能力可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由升降云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平台用内走线防雨型可升降云台。
背景技术
现有云台采用气动升降或液压方式升降,气动升降噪音大,设备体积大,升降速度不均匀,结构复杂。液压升降结构复杂,需要配置液压油缸及管道,且存在也要液压油泄露风险。现有升降云台的升降柱及电源线均为裸露结构,户外使用时整体防雨能力较差且电源线外漏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平台用内走线防雨型可升降云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移动平台用内走线防雨型可升降云台,包括固定装置、第一管状套筒A、第二管状套筒B、第三管状套筒C、第四管状套筒D、管状套筒底座、云台、升降柱以及移动平台;所述升降柱下端固定在移动平台上,所述升降柱上端与所述云台固定,用于带动所述云台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柱为竹节式结构且由一节固定柱和至少两节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套设在所述固定柱内部。
优选的,所述至少两节伸缩柱互相套设。
优选的,还包括螺旋电源线。
优选的,所述螺旋电源线上端与云台底部相连,下端与移动平台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状套筒A与云台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管状套筒B套设在所述第一管状套筒A内部,所述第三管状套筒C套设在所述第二管状套筒B内部,所述第四管状套筒D套设在所述第三管状套筒C内部。
优选的,所述管状套筒底座上端套设在所述第四管状套筒D内部,所述管状套筒底座下端固定在移动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管状套筒底座上端套设在所述第四管状套筒D内部并用胶水粘结。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内设有电机,伸缩柱内设有丝杆,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时,会带动伸缩柱在固定柱内进行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上升运动时会带动云台同步上升,上升过程中所述螺旋电源线拉伸。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下降运动时会带动云台同步下降,下降过程中所述螺旋电源线收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设备体积小,噪音低、结构紧凑、成本低、可靠性高,电源线内置的方式外观较好,且具备防雨能力可在户外恶劣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平台用内走线防雨型可升降云台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柱 2、管状套筒A 3、管状套筒B 4、管状套筒C 5、管状套筒D 6、管状套筒底座 7、云台 8、移动平台 9、云台螺旋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9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