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29396.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23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晚来;岳川云;赵中华;田悦;赵春阳;张一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L9/08 | 分类号: | F16L9/08;F16L5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郝艳平 |
地址: | 11016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管道,通过所述防震垫与所述外混凝管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网与所述防震垫固定连接,所述内混凝管与所述钢丝网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杆与所述内混凝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杆在所述内混凝管的内侧,成相交状,所述防震垫能够在所述再生混凝土管道受到冲击时,能够有效地分散冲击力,使内部结构不发生变形,所述钢丝网使所述再生混凝土管道具有更好的稳固性,所述支架杆在所述内混凝管的内侧,成相交十字状,达到解决结构不稳定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混凝土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管道。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管道是采用再生混凝土制作的管道,用于输送水、油、气等流体,但现有的再生混凝土管道,其结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管道,旨在解决再生混凝土管道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管道,所述再生混凝土管道包括外混凝管、防震垫、钢丝网、内混凝管和支架杆,其中所述防震垫与所述外混凝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外混凝管的内侧,所述钢丝网与所述防震垫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震垫的内部,且远离所述外混凝管,所述内混凝管与所述钢丝网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钢丝网的内侧,且远离所述防震垫,所述支架杆与所述内混凝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内混凝管的内侧,且远离所述钢丝网,所述支架杆在所述内混凝管的内侧,成相交状。
其中,所述钢丝网包括钢丝和缓冲垫,所述钢丝与所述防震垫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外混凝管道的一侧,所述缓冲垫与所述钢丝固定连接,并位于远离所述外混凝管道的一侧。
其中,所述再生混凝管还包括钢条和钢扣,所述钢条贯穿所述外混凝管、所述防震垫和所述钢丝网,并与所述内混凝管固定连接,所述钢扣与所述钢条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钢条与所述外混凝管的贯穿口处。
其中,所述外混凝管具有凹形端口和凸形端口,所述凹形端口位于所述外混凝管的端面,所述凸形端口位于所述外混凝管的另一侧端面,并远离所述凹形端口,且所述凸形端口和所述凹形端口沿所述再生混凝土管道的轴向线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凹形端口具有卡槽,所述卡槽镶嵌于所述凹形端口的表面,所述凸形端口具有卡钩,所述卡钩镶嵌于所述凸形端口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过所述防震垫与所述外混凝管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网与所述防震垫固定连接,所述内混凝管与所述钢丝网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杆与所述内混凝管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杆在所述内混凝管的内侧,成相交状,所述防震垫能够在所述再生混凝土管道受到冲击时,能够有效地分散冲击力,使内部结构不发生变形,所述钢丝网使所述再生混凝土管道具有更好的稳固性,所述支架杆在所述内混凝管的内侧,成相交十字状,达到解决结构不稳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管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管道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管道的钢丝网结构示意图。
100-再生混凝土管道、90-外混凝管、80-防震垫、70-钢丝网、60-内混凝管、50-支架杆、40-钢丝、30-缓冲垫、20-钢条、10-凹形端口、9-凸形端口、8-卡槽、7-卡钩、6-钢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未经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29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切极片运送专用物流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术床平稳移动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