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衣及其减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1057.7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博;朱雪清;袁胜;葛杨;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衣及其减重装置,其中,铅衣的减重装置包括滑轨、收放机构和吊绳,所述滑轨固设于所述天花板上,所述收放机构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收放机构包括转轴和驱动件,吊绳的顶端缠绕于转轴的外侧,吊绳的下端设有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分别与铅衣本体的肩部两侧固定,驱动件能够驱动转轴转动以改变连接件距离地面的高度。该铅衣的减重装置能够减轻铅衣的重量对医护人员的影响,并且不会对手术室内的其它设备造成干扰;另外,在紧急情况下,该铅衣的减重装置还能够快速地与铅衣分离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衣及其减重装置。
背景技术
铅衣是一种特殊的服饰,可以屏蔽射线,在进行放射检查时,必须对非检查部位尤其是性腺、甲状腺进行屏蔽保护。其中,射线是由各种放射性核素,或者原子、电子、中子等粒子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射出的、具有特定能量的粒子或光子束流。常见的有的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等。
长袖射线防护服的铅当量为0.35Pb,单面射线防护围裙提供0.35/0.5mmPb铅当量,射线防护眼镜的铅当量为:正0.5mmPb/侧0.5mmPb,铅帽提供0.35铅当量。对于铅衣的重量不作特殊要求,但是以铅衣公司防护安全优先的制作要求考虑,一般来说,重量:轻铅材料3.46kg/sq.m(0.25mmpb);无铅材料2.62kg/sq.m(0.25mmpb):铅当量与重量为正比关系,防辐射服的铅当量越高,防辐射服越重。
也就是说,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需要身穿铅衣以屏蔽射线,但由于某些手术耗时较长,且铅衣重量较大,而长时间身着铅衣进行手术会对手术的进行造成影响,同时,《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杂志》一项研究显示,由于需要身着铅衣进行手术,介入导管室工作人员比其他医疗保健工作者更易发生肌肉骨骼疼痛。此外,女性以及每周辐射暴露时间长、穿铅衣时间长的受试者更易出现职业相关疼痛。
结合介入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常固定于某一特定位置进行操作、往往不需要大幅度调整位置的现状,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设置立柱以及摇臂或悬臂等从上方将铅衣吊起,能够减轻铅衣对医护人员的压力,但是设于地面的立柱占地面积较大,并且立柱以及摇臂或悬臂可能与手术室内的其它手术用设备的摇臂或悬臂发生干涉的情况,且由于灵活性的限制,无法保证医护人员的活动度:如若病人术中出现紧急情况急需抢救,现有技术无法实现铅衣与保护系统的即刻分离,无法保证患者安全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如何在保证铅衣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护的同时,减轻由于铅衣的重量对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影响,并且不会对手术室内的其它设备造成干涉,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衣及其减重装置,能够减轻由于铅衣的重量对医务人员所造成的影响,并且不会对手术室内的其它设备造成干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铅衣的减重装置,其包括滑轨、收放机构和吊绳,所述滑轨固设于天花板,所述收放机构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收放机构包括转轴和驱动件,吊绳的顶端缠绕于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吊绳的下端设有两个连接件,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与铅衣本体的肩部两侧固定,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改变所述连接件距离地面的高度。
吊绳的下端通过两个连接件与铅衣本体固定,也就是说,吊绳的下端通过两根连接绳分别连接两个连接件,具体的,该连接绳可以是吊绳的下端分叉形成的或者另设两根连接绳与吊绳的下端固接的结构均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制。当医护人员穿戴好铅衣本体后,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转动以增加吊绳的长度使得连接件下放,即吊绳逐渐脱离转轴,在将连接件与铅衣本体固定后,再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反向转动以收回吊绳,即吊绳缠绕于转轴的外侧,以减小吊绳的长度使其处于拉紧的状态并且吊绳对铅衣本体产生提拉作用,以减小铅衣本体对医护人员的压力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10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八速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多原料循环流化床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