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1071.7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4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胡顺利;王晗;向阳;吴冰洋;赵建永;董晓宝;程远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B63B3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上 施工 平台 行走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一宽边中部设置头部支架,平台主体平行并靠近另一宽边设置尾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及尾部支架的两端可水平向伸缩;所述头部支架设有支脚一,所述尾部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脚二和支脚三,所述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可竖直向伸缩。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集平稳性能、抗风浪性能、安全性能于一体,可有效保证水上平台平稳移动,且移动距离精准可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在水面上安装或施工时,随着施工工作面的改变,水上平台需要进行相应的移动。通常的做法是人工推动水上平台前进,此方法费时费力。还有的做法是利用螺旋桨驱动,此方法无法精准控制平台移动距离,且平台移动过程中不够平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平稳性能、抗风浪性能、安全性能于一体的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一宽边中部设置头部支架,平台主体平行并靠近另一宽边设置尾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及尾部支架的两端可水平向伸缩;所述头部支架设有支脚一,所述尾部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脚二和支脚三,所述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可竖直向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支架内置伸缩杆一,尾部支架两端内置伸缩杆二和伸缩杆三,伸缩杆一、伸缩杆二和伸缩杆三的末端分别设有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一、伸缩杆二和伸缩杆三表面设有刻度尺。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一、支脚二和支脚三的末端均设有矩形阻泥板。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阻泥板与平台主体侧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集平稳性能、抗风浪性能、安全性能于一体,可有效保证水上平台平稳移动,且移动距离精准可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包括平台主体1,所述平台主体1一宽边中部设置头部支架2,平台主体1平行并靠近另一宽边设置尾部支架3,所述头部支架2及尾部支架3的两端可水平向伸缩。所述头部支架2设有支脚一4,所述尾部支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支脚二5和支脚三6,所述支脚一4、支脚二5和支脚三6可竖直向伸缩。
所述支架依靠伸缩杆伸缩。所述头部支架2内置伸缩杆一21,尾部支架3两端内置伸缩杆二31和伸缩杆三32,伸缩杆一21、伸缩杆二31和伸缩杆三32的末端分别设有支脚一4、支脚二5和支脚三6。所述伸缩杆一21、伸缩杆二31和伸缩杆三32表面设有刻度尺,刻度尺的设置可精准控制移动距离。
所述支脚一4、支脚二5和支脚三6的末端均设有矩形阻泥板,分别为支脚一4末端的矩形阻泥板一7、支脚二5末端的矩形阻泥板二8和支脚三6末端的矩形阻泥板三9,所有矩形阻泥板与平台主体1侧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上施工平台的行走机构的操作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10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