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彩钢玻纤内衬风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2109.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70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瑞斯通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23/02;F16L23/18;F16L5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彩钢玻纤 内衬 风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衬风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双面彩钢玻纤内衬风管,包括风管主体、玻纤保温层管、内贴面层、外贴面层和连接法兰,所述风管主体的内衬为所述玻纤保温层管,所述玻纤保温层管的内壁贴合连接有所述内贴面层,所述玻纤保温层管的外壁贴合连接有所述外贴面层,风管主体的两端对称嵌合有所述连接法兰,连接法兰的对接面为矩形槽结构,矩形槽结构的内侧壁嵌合连接所述内贴面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玻纤保温层管隔绝风管内外的温度,在玻纤保温层管的两侧贴合内贴面层和外贴面层对玻纤保温层管进行密封和保护,连接法兰通过矩形槽结构嵌合连接风管主体端口的两侧,并通过螺钉进行螺合加固,实现对风管主体坚固、紧密的进行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衬风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面彩钢玻纤内衬风管。
背景技术
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通风管道中的风管制作与安装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他主要成品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用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材料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通风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通风管,风管制作与安装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他主要成品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用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材料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通风管道按材质分:一般有:钢板风管(普通钢板)、镀锌板(白铁)风管、不锈钢通风管、玻璃钢通风管、塑料通风管、复合材料通风管、彩钢夹心保温板通风管、双面铝箔保温通风管、单面彩钢保温风管、涂胶布通风管(如矿用风筒)、矿用塑料通风管等,其中无机玻璃钢通风管(又称玻璃纤维氯氧镁水泥通风管)是以氯氧镁水泥为胶结料中碱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加入填充材料和改性剂等所制成的一种管材,它具有不燃烧、属不燃材料A级,耐腐蚀、强度高和重量轻等特点。
目前的双面彩钢玻纤内衬风管存在下列问题:
1、目前的双面彩钢玻纤内衬风管抗菌性差,容易腐蚀,并且连接的部位比较脆弱、容易断裂和松脱;
2、目前的双面彩钢玻纤内衬风管保温性和防火性较差,并且连接的部位容易漏气和漏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彩钢玻纤内衬风管,解决了目前的玻纤内衬风管抗菌性差,容易腐蚀,并且连接的部位比较脆弱、容易断裂和松脱,以及容易漏气漏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彩钢玻纤内衬风管,包括风管主体、玻纤保温层管、内贴面层、外贴面层和连接法兰,所述风管主体的内衬为所述玻纤保温层管,所述玻纤保温层管的内壁贴合连接有所述内贴面层,所述玻纤保温层管的外壁贴合连接有所述外贴面层,所述风管主体的两端对称嵌合有所述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对接面为矩形槽结构,所述矩形槽结构的内侧壁嵌合连接所述内贴面层,所述矩形槽结构的外侧壁嵌合连接所述外贴面层,所述矩形槽结构的外壁螺合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依次贯穿所述外贴面层、所述玻纤保温层管和所述内贴面层,所述连接法兰的边沿分布设有螺纹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法兰的端面贴合有密封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风管主体的连接处嵌套连接有热缩管或热缩胶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法兰是外插密闭式PVC法兰或铝合金断桥法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玻纤保温层管为A级不燃高密度玻璃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管主体的横截面时矩形或圆形或正多边形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瑞斯通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瑞斯通保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2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分离装置及造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层式空气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