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态硅胶模具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3181.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7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碧龙;陈菊春;洪妤姗;林伟煌;陈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豪特维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6 | 分类号: | B29C33/4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硅胶 模具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脱模装置,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输气通道、阀针和沿轴向设置有贯穿孔的型芯,所述阀针沿径向贯穿输气通道,所述阀针顶部位于贯穿孔内上部并封闭贯穿孔内上部,所述输气通道与阀针之间设置有让高压气体进入贯穿孔的间隙;还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顶起阀针的弹簧。本装置设计巧妙,不用气缸驱动就可以使得阀针后退,使得高压气体进入型腔后,容易脱模,结构大大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液态硅胶比较软,一般采用手工脱模,对封闭性的产品,尤其是一些较长较细的产品,其内外侧壁与模具型芯等会有真空吸附,很难脱模。
中国文献CN 207724776 U公开一种“气辅脱模装置”,其采用吹气结构向产品与模具之间吹气,气体经出气口流入硅胶产品和模具之间,使所述硅胶产品从模具上分离。但该装置适用与较大型的产品,也只用于脱离内侧壁与模具的贴合;对于上述较长较细的产品,无法解决脱模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快速脱模的液态硅胶模具脱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输气通道、阀针和沿轴向设置有贯穿孔的型芯,所述阀针沿径向贯穿输气通道,所述阀针顶部位于贯穿孔内上部并封闭贯穿孔内上部,所述输气通道与阀针之间设置有让高压气体进入贯穿孔的间隙;还包括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顶起阀针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阀针顶部与型芯顶部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容纳弹簧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输气通道设置在一面板内,所述面板设置在型芯底部,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面板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阀针贯穿面板后进入型芯内,阀针底部设置在面板与支撑板之间,阀针外侧壁底部设置有凸部。
进一步的,位于输气通道下部侧壁内的阀针上设置有环形凹部,凹部内设置有密封圈,该密封圈用于密封面板和阀针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的,位于型芯内的阀针呈上尖下粗的椎体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在型腔内设置一阀针,通过高压气体驱动阀针退出型芯,从而不用气缸驱动就可以使得阀针后退,并使高压气体沿阀针退出后的缝隙进入型腔内,从而涨开,达到吹气脱模作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针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中:1-模具,11-型腔,2-型芯,21-贯穿孔,3-面板,31-输气通道,32-间隙,4-支撑板,41-弹簧,5-阀针,51-凸部,52-密封圈,6-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2所示,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脱模装置,包括输气通道31、阀针5和沿轴向设置有贯穿孔21的型芯2,所述阀针沿径向贯穿输气通道,所述阀针顶部位于贯穿孔内上部并封闭贯穿孔内上部,所述输气通道与阀针之间设置有让高压气体进入贯穿孔的间隙32;还包括一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顶起阀针的弹簧41,阀针底端位于输气通道外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针顶部与型芯顶部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豪特维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豪特维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3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雾化喷头
- 下一篇:一种竖炉链板机下料斗的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