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3240.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平;刘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奇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B65H75/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捷美 |
地址: | 4146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绕装置,所述的卷绕装置包括:支撑轴座,用于支撑卷绕在其表面的管线盘;动盘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支撑轴座上,且动盘组件与管线盘的管体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蓄能回弹部件,一端与支撑轴座连接,另一端与动盘组件连接,用于动盘组件转动时形变蓄能以储备为动盘组件提供反向转动的驱动力。本实用新型管线的内圈始终环绕在固定支撑上,不会随卷管器的动盘转动,因而不需要通过旋转接头与机械设备的处理装置连通,降低了物质从连接头处流过时渗出的概率,降低了安全隐患,有利于卷绕装置在水下的应用;由于不需要安装结构复杂的旋转接头,卷管器设计厚度得到了降低,从而可以在更小的操作空间中使用,适应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收放领域,特别是涉及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管线铺设和流体输送的机械设备上都会安装有卷管装置用于根据作业距离的需要收卷和释放管线,通常管线是被直接卷绕在卷管装置的卷绕轴上,通过驱动卷绕轴的正转和反转实现管线的收卷和放出。
然而,当前的卷管装置中,由于管线的内圈直接贴合卷绕在卷绕轴上,当卷绕轴转动时管线内圈及内圈端部的连接头也会随之同步转动,而管线都是通过连接头与机械设备上的处理装置连通以传输动力、通讯信号或流体物质,为了不影响管线内部物质的传输,内圈的连接头通常需要通过旋转接头与机械设备的处理装置连通,流体物质流经旋转接头时容易渗出,随之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旋转接头的结构较复杂,会增大整个卷绕装置的体积,不利于装置的集约化设计;同时旋转接头处易渗漏的特性也加大了防水难度,不利于卷绕装置在水下的应用。此外,在卷绕或释放管线时通常是直接利用人工或其他动力形式驱动,需要单独配置驱动机构,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复杂性、提升了设计和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被卷绕管线中的物质流经连接头时容易渗出及管线连接头处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卷绕装置。
一种卷绕装置,所述的卷绕装置包括:
支撑轴座,用于支撑卷绕在其表面的管线盘;
动盘组件,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撑轴座上,且所述动盘组件与所述管线盘的管体通过连接部件相连接;
蓄能回弹部件,一端与所述支撑轴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动盘组件连接,用于所述动盘组件转动时形变蓄能以储备为所述动盘组件提供反向转动的驱动力。
当需要释放管线时,顺着管线盘卷绕的方向拉动最外圈管线的端头使管线沿卷绕的方向移动时,由于管线整体卷绕在支撑轴座表面,在拉动端头时相邻内、外圈的管线会排布得越来越紧密,且管线盘的内圈有向内紧贴支撑轴座周向表面的趋势,随着端头的逐渐拉出释放出的管线越来越长;
在端头被拉出的同时,沿卷绕方向移动的管线会通过连接部件带动动盘组件旋转,由于蓄能回弹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座和动盘组件连接,动盘组件转动时会使蓄能回弹部件发生形变并蓄能。
需要收卷管线时,松开管线的端头,蓄能回弹部件会为动盘组件提供反向转动的动力,继而带动管线逆着卷绕方向移动,相邻内、外圈的管线会排布得越来越松散,且内圈有向外扩的趋势,当蓄能回弹部件完全恢复原状使其中的能量完全释放出来时,动盘组件停止反向转动,管线被完全收卷起来,即通过相邻内外圈排布的紧密程度、内圈向内收紧和向外扩趋势的变化实现管线的释放和收卷。
上述卷绕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奇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奇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3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