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磁絮凝的反应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3400.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霍槐槐;何荣生;尹丽莎;李哲;夏天晨;赵鑫;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万吉丽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絮凝 反应 及其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磁絮凝的反应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所述反应池包括池体和位于池体内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用于导流和防污泥堆积的第一导流板、位于池体底部四角的用于防止污泥在池体四角堆积的垫块,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于池体底部中心位置池体中间还设有搅拌机。所述反应池实现导流与防止污泥堆积,提高磁絮凝反应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磁絮凝的反应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磁絮凝沉淀技术的工艺通常是在反应池内添加磁粉,利用搅拌机的搅拌进行絮凝反应,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磁粉的投加,使得含有磁粉的污泥容易在池底堆积,需要定期停水清理池底,影响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磁絮凝的反应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导流和防堆积的设计,解决现有磁絮凝反应池池底含磁粉污泥的堆积问题,同时提高磁絮凝反应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磁絮凝的反应池,包括池体和位于池体内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位于池体底部的用于导流和防污泥堆积的第一导流板、位于池体底部四角的用于防止污泥在池体四角堆积的垫块,所述第一导流板固定于池体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池体一侧设有进水管,相对的一侧设有出水管,池体中间还设有搅拌机。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装置还包括位于池体四周的侧壁上的第二导流板,每个所述第二导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水流穿过的孔洞;水流由进水管进入后,在搅拌机、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的作用下形成上升旋转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板包括呈十字状布置的竖板,相邻竖板与池体底部的夹角处填充为圆弧状的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垫块填充在池体底部的四个角上,构成圆弧状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磁絮凝反应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前述的反应池,还包括沉淀池、磁粉回收系统和污泥排放系统,所述反应池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前置混凝反应区和后置磁絮凝反应区,所述磁粉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磁粉回收分配装置、剪切机和磁分离器,沉淀池底部排出的污泥经过管路排至所述的磁粉回收分配装置,所述磁粉回收分配装置设有两根出泥管路,一根连接反应池的后置磁絮凝反应区、一根连接剪切机;所述磁分离器分离的磁粉再次投加入所述后置磁絮凝反应区。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混凝反应区和后置磁絮凝反应区的底部中心分别设第一导流板,底部的夹角处分别设垫块,且隔板两侧也分别设置第二导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在反应池底部的四角设置垫块,防止污泥堆积;在反应池底部中心设置第一导流板、并在反应池侧壁上设置第二导流板,用于导流作用,形成上升旋转流,使得污水与磁粉充分接触反应,提高磁粉的絮凝效果,解决现有磁絮凝反应池池底含磁粉污泥的堆积问题,同时提高磁絮凝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反应池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反应池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洛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3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路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倾转旋翼无人机的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