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泳池救生装置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4279.4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2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作好;孙心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好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00 | 分类号: | A45C11/00;A45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晓玲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泳池 救生 装置 防水 结构 | ||
泳池救生装置的防水结构,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的下接触面边沿处理并设有防水超声波线,下盖的上接触面抛光处理成光滑面,所述上盖的防水夹线共双层,可插入下盖的上接触面上,使下接触面和上接触面通过超声焊接工艺紧密咬合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超声波焊接线方式将单边材料熔接到塑胶材料中,形成侧壁横向受力、相互熔接的方式实现防水;并且在壳体组装时把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壳体件的密封,保证了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泳池救生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泳池救生装置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防溺水终端存在不能完全做到防水的缺陷。市场上非常少,难以寻觅。分析其原因可以发现,一个防水保护壳体,特别是达到国际标准IP68米水深浸泡几个小时的要求,对防水结构的要求非常高。
目前相关行业类的产品,在实现产品外壳防水采用的结构,一般都是采用上、下外壳在竖直方向 压紧“O”型硅胶圈的方式,此方式大概结构为在需要做防水密封的两个外壳组件四周轮廓的中间,放置一个软性的硅胶圆环,通过密集的锁紧机构(包括螺丝、卡扣等)压紧硅胶圆环,从而实现防水。此方式的弊端在于在实现IP68级别以上的防水要求时,需保证上、下外壳的足够的强度,实现此强度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厚外壳,这无疑将产品的外形尺寸变得很大,很笨重,在目前用户追求时尚、超薄和轻便的需求下,显得格格不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泳池救生装置的防水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防水装置,包括外壳上组件、外壳下组件、超声防水线、壳体闭合面,所述外壳组件设置在外壳组件的上端,所述外壳组件上设有双超声波焊接线,下接触面和上接触面相对接触匹配。下接触面和上接触面相对接触匹配,上盖的下接触面边沿处理并设有防水超声波线,下盖的上接触面抛光处理成光滑面,所述上盖的防水夹线共双层,可插入下盖的上接触面上,使下接触面和上接触面通过超声焊接工艺紧密咬合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焊接线共两条环形封闭 ,截面尺寸为宽度及高度0.6mm*0.6mm的三角形。
将所述上盖的下方设有朝下的下接触面,所述下盖的上方设有朝上的上接触面,所 述下接触面和上接触面相对设置,上盖的下接触面磨砂处理并设有防水夹线,其中,防水夹线为三角形状,且防水夹线的中间的锯齿大于两边的高度。下盖的上接触面抛光处理成光滑面。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组件和外壳组件之间的防水密封是通过具有超声波焊接线方式将单边材料熔接到塑胶材料中,形成侧壁横向受力、相互熔接的方式实现防水;并且在壳体组装时把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壳体件的密封,保证了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水结构上壳的示意图;
图2是防水结构下壳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和下盖超声波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和下盖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图1展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应用于智能终端的防水装置,包括外壳上组件、外壳下组件、超声防水线、壳体闭合面,所述外壳组件设置在外壳组件的上端,所述外壳组件上设有双超声波焊接线,下接触面和上接触面相对接触匹配。
外壳上组件1的下接触面磨砂处理并设有防水夹线。其中,防水夹线为三角形状,且防水夹线的中间的锯齿大于两边的高度,且有两道闭环回路。下盖2的上接触面抛光处理成光滑面。
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焊接线共两条环形封闭 ,截面尺寸为宽度及高度0.6mm*0.6mm的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好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好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42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鞋套防滑鞋底
- 下一篇:一种加热部位可控的电热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