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双频换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34707.3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妍;苏石飞;姚成章;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6B1/06 | 分类号: | B06B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4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双频 换能器 | ||
1.一种一体化双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高频振子(1)、低频振子(2)、透声辐射面(3)、基阵架(4)、密封外壳(5)、安装外壳(6)、连接环(7)、锁紧环(8)、引出电缆(9),安装外壳(6)内安装密封外壳(5),密封外壳(5)内顶部安装基阵架(4),基阵架(4)上安装高频振子(1)和低频振子(2),高频振子(1)安装在低频振子(2)压电陶瓷圆环的中心,高频振子(1)和低频振子(2)上方为透声辐射面(3),高频振子(1)和低频振子(2)的辐射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安装外壳(6)底端连接连接环(7),连接环(7)下方连接锁紧环(8),锁紧环(8)中心有从密封外壳(5)后端引出的引出电缆(9),高频振子(1)和低频振子(2)的负极面通过导线连通,正极各自引出一根导线,引出电缆(9)为三芯电缆带屏蔽纵向水密电缆,三根芯线分别为高频振子(1)的正极、低频振子(2)的正极、高频振子(1)和低频振子(2)的公共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双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振子(1)由一片压电陶瓷圆片组成,利用压电陶瓷圆片的厚度振动实现380kHz的高频工作,并且采用收发合置式设计,实现高频声波发射和接收,高频振子(1)与透声辐射面(3)相连接的压电陶瓷面是负极,另一面是正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双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振子(2)由三片压电陶瓷圆环并联连接组成,采用三片压电陶瓷圆环的纵向振动形式和收发合置式设计,实现低频声波发射和接收,低频振子(2)与透声辐射面(3)相连接的压电陶瓷面是负极,后端面是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双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阵架(4)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制造,作为高频振子(1)与低频振子(2)的安装定位和减震去耦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双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外壳(5)采用海军铜制造,透声辐射面(3)采用聚氨酯灌注和橡胶硫化相结合的密封方式,引出电缆(9)为硫化电缆并采用“O”型圈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双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6)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制造,密封外壳(5)外表面有两道“O”型圈,安装外壳(6)的法兰上有六个安装孔以在舰艇上安装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双频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7)和锁紧环(8)都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347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验科试管的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装置